跟我做咨询的女学生,经常问我一个问题,就是知道到了自己的闺蜜,好朋友,结交了新的朋友后,好像跟她们玩得更好,甚至都不怎么跟自己玩了!然后自己后就会很失落,不开心,甚至嫉妒。问我该怎么办?问这是为什么?
人生某个时刻,总会有一些隐晦而又让我们难以启齿的愿望:我想要成为你眼中最重要的人,如果你只是我的那就更好了。理智让我们明白这样的占有并不现实,可情感上就是有这种渴望,当发现我不是你最好的朋友,你和其她人也玩的很开心。挫败,失落,甚至怨恨的情绪会将我们一点点吞噬。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乎自己在朋友心里的位置?
很多人把位置的远,近,亲,疏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甚至看成最重要的评价标准。
以对方是不是在乎我们来确定自我价值,如果闺蜜对自己是最特别的,两个人好的就像个连体婴,我们会获得极大的满足和安全感,你看我在乎她,她也那么在乎我,我是好的,有价值的,通过好朋友的积极回应来完成对自我的认同。

这样的心态有些像我们婴儿时代,通过母亲的好与坏来感知自己,如果妈妈能提供充足的乳汁,良好的情感滋润滋养,我们的潜意识就愿意相信,妈妈愿意这样照顾我,我是值得被爱的好孩子,要是婴儿时期,饥饿时,得不到母乳的喂养,妈妈的态度很冷漠,那悲伤的感知就会在脑海中扎根,我一定是个坏孩子,我一定有哪里做的不好,不然妈妈为什么会讨厌我?等再大一点,能把妈妈的乳房与自己区分开来,明白妈妈的乳汁不够,不代表我是个坏孩子,才能渐渐的拥有更多的独立性,朋友眼里的位置也深刻地影响到我们的状态,这说明我们与朋友之间非常亲密,密切联系的状态,有些像婴儿与母亲的味道。
当朋友给我们关心不够,就像乳汁不够的妈妈,让我们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是不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好!然后产生畏手畏脚,失落,甚至走上另一个极端:生气,嘲讽,甚至伤害对方。

特别在意别人的关注也是没有保持好自我边界,潜意识里想要介入对方的空间,很多人的界限是很模糊的,情感上总是想去控制要求对方,我都对你那么好了,你怎么可以不对我好?好像双方是一体的,我的要求你必须知道并且满足,觉得自己有权利去要求别人,实际上这是一种未分化的状态。
那要如何改变这样的状态?
一:收回交给朋友的权力,掌握自己评价的评判。
很多人对自己的评判,需要另一个人的盖章,可能是闺蜜,父母或是领导,要是得不到他们的认同,内心就会有深深的忐忑。
对自己说:他们没那么重要,把自己赋予他们的权利一点点收回来,自己评判自己,就不会过度的看重朋友的看法。
二:要保持清晰的边界。
脱离我们是一体的融合状态,理解和尊重对方的选择,无论过去有多甜蜜,她终究有自己的意志,
要记得提醒自己:我们曾经很好,但这不代表我有权利要求她,她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学会在两个人之间画一条线,我们对自己的领地有控制权,但不代表能入侵她人的空间,不能对她人指手画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