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惨叫

(广告牌我自己设计的感觉还挺棒)

摆地摊

看到名字你是否会有一刹那的疑惑,干嘛要一声:惨叫?

还能干嘛?“创业失败”了呗,当然“摆地摊”如果也能被称之为“创业”的话,捂脸……

“创业失败”到底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我要把我身上最近刚刚发生的一件血淋淋的事情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想创业的人一点参考吧,这也算我的这次失败的创业经历贡献一点余热吧。

(注意高度哦,我一甩就上去了,厉不厉害?)

心理咨询

(伏笔)

我是一个离不开大米的人,而是还要是特别好吃的那种大米才行,几天没吃大米就馋得不行,可是我跟老公今年才回到长沙后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这边的大米实在是叫人崩溃……!!!换了好多家好多种,只有一种还勉勉强强能吃,可再去买的时候就断货了,我……要不是捂嘴及时,非吐一屏幕的血!!!

(落地窗边上做广告的)

大米

(重点来了)

我表弟一直在江苏种大米,而且是那些特香口感特好的,吃了他家大米后对我就是一种折磨!!!别人家的就吃不下了啊。

我也总是想着如果有条件的话我就卖我表弟家的米,我也时常这么说,所以这次我就和老公提起这件事,因为我们的咨询室就在一楼门面,所以我觉得应该很方便,还有一点就是我们这里出门50米就是小区正大门,晚上“地摊”很多的,人也很多,我们就想着随便在路边摆个小桌子就可以卖米了,而且一定很好卖,因为我们这边本地没有好吃的米,所以我想虽然我表弟家的米贵,但只要好吃应该很好卖才对,于是我就跟我表弟下了3000斤大米的单子,之前预想卖个六块应该小意思,因为所有成本加一起4块2,结果理想很丰满,现实是骷髅。

(这张跟大米无关我就是想显摆一下我的花花)

心理咨询

(实际操作)

于是我就用小电压锅煮好饭放在桌子上给人试吃,结果却是:大家都觉得很好吃……但是价格完全接受不了,别说6块了,5块都接受不了……第一天只卖出去2袋……还是只卖5块的价格,因为他们平时大多数都是吃两块多的米,后来我去各个超市一打听,三块多的米都很不好卖……由此我感到很崩溃。

谁告诉我摆地摊可以发财的?出来我要打死他!!!而且夜晚的风吹在身上好冷的好伐!!!于是到了7点多我实在坚持不了了,回家了,然后我心里就一个念头:我不要赚这个钱了啊!!!

可是3000斤的大米咋办啊?于是我想到了及时止损吧,别钱赚不到还把时间浪费了,于是我赶紧找到小区的各个小超市(我们小区几乎每一个单元都有一家小超市)直接说明我的情况,就按保本的价格让他们帮我卖,当我跟第三家超市达成协议之后,拉了一趟米过去拖车轱辘竟然坏了,我想吐口血啊,鲜红的那种,于是又赶紧联系淘宝卖家给我补发了一个车轱辘,这就是我卖大米的第一天全部生活,一个字:心累!!!

今天是我摆摊的第二天,因为拖车坏了,我只能继续摆会摊,摆摊的时候接到咨询我就到车里做咨询,完了继续摆摊……忽然觉得我这真是不作不死啊,本来多幸福的生活硬是被自己折腾成了一个小摊贩,讲真心话,这是我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创业失败”,心里挺难受的,然后我妈刚好给我打了一个电话,我们就聊了这件事情,意外的是:我妈竟然没有笑话我,埋汰我……还安慰我了,搞得人家心里暖暖的,也没那么难受了。毕竟第一次觉得自己愚蠢的挫败感还是很不舒服的。

(这些都我的心尖尖)

心理咨询

在这里插一段对某人的“谴责”,我有一个很聊得来的朋友,就是那种沟通特别愉悦的,可是她有一个毛病就是一旦有对象了,就立马不理我了,当然理不理别的人我就不知道了,反正在我的世界里基本就是这样,除非她被甩了才会想起我,可没办法,她说话就是搞笑,很能让人感到轻松,所有虽然被她“抛弃“过很多次,还是时长“怀念”她,其实我想用“悼念”这个词!!!可是她目前应该还跟之前的在一起,因为不久前刚复合的,之后就立马告诉我要跟我“划清界限”,表忠心要好好的跟对象在一起,一心一意好好过日子,所以我也不方便直接给她打电话,就给她发了一条信息,说最近干了一件愚蠢的事情,情绪有点憋屈,她如果方便的话给我打个电话聊一会,结果,尼玛果然一点反应都没有,你个王八蛋,有异性没人性的家伙,祝你早日恢复自由,哼,有些人出现在你的生命里就是为了:气你的!!!你说你一直都有关注我的公众,那你看到这里会不会立马来了大姨妈,而且是你往年最疼的模样,疼不死你个王八犊子。

(这就是我平时做咨询的地方啦)

心理咨询

晚上我跟婆婆老公总结了一下这次失误的根源,其实就是我们俩平时太不在乎钱了,根本没想到大家会因为贵那么1,2块钱宁愿放弃最好吃的,而选择难吃或一般的。

这件事情给了我一个深刻的教训:就是不要自以为的自以为。

按我老公的话就是:遭到了生活的毒打!!!

(大米太多只能暂时把治疗椅方向换了一下,有点丑)

心理咨询

有时候,大众和你心里想象的真的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呢,钱不但没挣到,而且人累得不行,简直有点处于焦虑中。

我准备明天去比较高级的大饭店跑销售,想我一个心理咨询师,竟然被这3000斤的大米压碎了脸皮,逼迫到干起了销售,我平时最不喜欢的就是推销东西了啊,上帝保佑吧,只希望能顺利一点,快点把这个闹心的事儿解决吧。

(这些都是我画的,纯属显摆心理啊)

人物画

大家以后如果也想摆地摊的话一定要谨慎呐,捂脸……,一定要了解大多数人心理的价位,不要像我这样自以为的自以为,然后把自己弄得身心疲惫,你说扔掉吧也不现实,你说不扔掉吧,还卖不掉,要是卖的好便宜的话你心里还过不去那个坎,总觉得似乎侮辱了心里的那个“好大米”。

但这件事情对我来说也不是一点好处也没有,因为我发现了的我另一项“新技能”:体力贼好!!!练一练简直就是搬米界的扛把子。这那天没饭吃了,码头搬运工的工作分分钟走起……

(这张是不是好有意思?)

动漫画

3000斤大米我只花了1个小时一个人就全部搬好码好了……而且只是流了一点汗,一点都没觉得多累,搬完后还跑去游了一个小时的泳……腰不酸背不疼的,这体力在40多岁的女人里也不多见了吧?主要是我平时都是生活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安乐里面啊……啊……啊…………对了,这里必须给想健康的人一个推荐,我之前身体没有这么好的,完全是因为3个月前我老公给我办了一张游泳年卡,价格1980,我们俩一下花了3960,我之前还觉得有点贵,因为我没想到冬天恒温游泳馆竟然真的不冷,所以想着也游不了几次不划算,然后我就学会游泳了,之前一直不会游泳,后面基本每天都去游泳1到2小时,现在的身体状态就变成上面这样了,而且以前我一直有个毛病就是手臂很怕冷,需要穿个套袖,现在一点都没有这个毛病了,所以游泳真的太有益身体健康了,如果你家附近有恒温游泳馆,千万不要错过了。

(以下是我3个月前发的2条说说,当然现在游一个小时基本不用停)

游泳

吐槽

看我没骗你们吧,我不说谎不吹牛的。

新型心理疾病:做梦发财病

新型心理疾病:做梦发财病(我给取的名字)。

看到这么名字是不是有点懵逼?

以前我曾经写过一篇叫:ls奴的。中文名叫:失眠奴。

ls奴:就是指一群“有钱人”专门给失眠不睡觉的人发红包(往往红包都是很大的,几百几千的发),让他们赶紧睡觉,珍惜时间。

失眠奴:顾名思义失眠人的奴隶。

随着失眠奴的诞生后,让一群“幸运的失眠患者”尝到了甜头,也因为网络的传播,让很多失眠的人知道了有这群伟大的“天使”,然后那些失眠患者就更加疯狂的“装失眠”了,并且到处寻找这群天使,希望可以通过“做梦可以发家致富”,其中更多的甚至直接以骗钱为起点跟终点。

我今天为啥写这篇文章呢?

因为我最近实在接到很多这样的“做梦发财病”患者,我也希望能看到我这篇文章的ls奴,你们醒醒吧,你们的红包不会挽救到任何一个失眠患者的,只会让他们更加“痴迷”自己的失眠,而且还会滋生出很多骗子的。

最后再说一句:那些到处寻找LS奴的,不管你是不是打着想骗钱的目的,你们还是醒醒吧,好好上班去吧,你们没那个命的。

心理医生到底是什么心理?

 

(这张画得很满意)

素描、美女

昨天贴吧有位男士问我:我读大学的时候,我们老师告诉我们,心理医生就2种情况。

第一种:自己心里有病。

第二种:喜欢窥探别人隐私的人。

问我属于哪一种?

(做梦就可以,想转多少转多少)

搞笑、段子

首先:我对这位男士表示同情,遇到了这么一个无知的老师,竟然还是大学老师,最悲伤的还是同学们都相信了。

那我就认真的回答一下这位男士的问题吧。

第一种:自己心里有病?

首先,做心理咨询的人,并不是都是心理有病的人,没做心理咨询的人,也不一定都是心理健康的人,心理咨询很多时候可能就是设计到个人能力,原生家庭创伤,情商,癖好,坏习惯,三观等等方面。

(其实不止500万)

搞笑、段子

例如:

人际关系,其实就是人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能力,跟心理有病无关,心理健康的人也可能会遇到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情况。

而对于这些情况,心理咨询师很明显要更加强一些,那是否可以理解为,心理咨询师这方面的心理有病情况要好于别的职业?

可能心理咨询师的工作环境(心理咨询师师是接触到负面情绪最多的职业,从而内心不够强大的人可能自己也会被影响得抑郁,所以心理咨询师真的是一个很不容易的职业)以及被电影误导(电影里很多把心理医生都编写成变态杀人狂,无语),对心理医生产生了恐惧,其实主要来源于他们内心不可告人的秘密,总觉得心理医生能轻易知道他们的秘密而威胁到自己的利益,其实真的不会,心理医生是最不爱多管闲事的职业。

(重不重?)

搞笑、段子

第二种:喜欢窥探别人隐私的人。

对于窥探他人隐私是人的天性,99%的人都有这种天性,然后心理医生恰恰最不缺的就是别人的隐私,所以除了一些男性咨询师有相对较大可能性窥探女性性心理咨询时细节爱好(如果你咨询的时候一直被询问私密话题的细节),女性心理咨询师很少有这些兴趣,相反那些生活里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秘密的人才会兴奋不已,这好比,龙虾好吃,天天吃你还能有兴趣吗?

(小的换老的,小子你赚了)

搞笑、段子

所以经常有加我微信的乱伦或婚外情的来访者,他们不舍得花钱做咨询,但又想与人分享或倾诉自己内心的秘密,生活里他们又不敢告诉别人自己的秘密,所以只能到处加心理咨询师,然后便主动跟我说他们“故事”,我都会直接回复,如果你不打算做咨询,那么我并不想了解你的个人情况,也没有那个必要知道你的秘密。

有些来访者直接说:你就当一个案例好了,我愿意告诉你我的秘密。

可是问题是:我并不想啊。

(老丈人:刚好16块)

搞笑、段子

我不缺秘密也没必要如此浪费自己的时间啊,我们一天都只有24小时啊,我的时间不应该放在对自己更有意义的事情上?比如画画,比如看书,比如做运动,比如陪老公看一部电影……

如果不是工作,我并不愿意跟任何一个陌生人浪费我的时间,毕竟我已经活过我整个人生的一大半了。

 

“周公”解梦

猫咪

 

人生如梦,如似如幻。

可梦里的感觉其实要比现实更加深刻而强烈,它就像一个放大器,把快乐的情绪放大到更加快乐,悲伤的情绪放大到更加的悲伤,恐惧的情绪放大到更加恐惧,有些人甚至因为梦的真实感分不清那件事情是梦到的那件事情是真实发生的(本人有好长一段时间就是这样),这一般都是发生在生活状态不佳的时候,有种浑浑噩噩的错觉感。

有一个真实的案例:
有一个妹子生活状态算挺不错的,可是就是特别会做梦,每天都会做梦,而且都能清楚的记得,她有一个很爱自己的丈夫,她也很爱自己的丈夫,可是她又特别容易喜欢上别人,白天一切都好,可是梦里就会出现各个她喜欢的人,最后她被自己的梦“折磨”的自杀了,她变得不再敢去接触很多她喜欢的类型的人,因为她觉得那种喜而不得又外加背负良心的谴责让她感到沮丧,而梦境又是她无法控制的,每天晚上重复着那些欢喜,醒来面对一场空的感觉让她得了抑郁症。

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可确实有不少人会被自己的梦境困扰。

素描美女

梦一般分为4种:

春梦:这个大家都特别熟悉跟喜欢吧!而男人的春梦跟女人的春梦也会有所不同,男人的春梦基本都会直接达到高潮而女性大多都不能。

噩梦:这个每个人也都有很多经历,一般都是与现实发生过的“可怕”“深刻”“罪恶感”之类的记忆有关或衍生。例如很多人都会无数次梦到高考,被遗弃,重要的人离开,被追杀。

遇到做噩梦的时候,醒来马上告诉自己是做梦而已,然后马上起来做别的事情,切断刚才的思绪,避免不断回忆梦境而增加恐惧感,

美梦:梦里的一切都加倍的美好起来,春风拂面,风景如画,喜欢的人成群的围绕在自己身边……

现实梦:与现实有关的梦,例如想嘘嘘时到处找厕所,很冷时梦到掉水里了瑟瑟发抖。

无意义梦:断断续续,乱七八糟的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意义。
而人为何总是感觉自己的梦断断续续?

搞笑

那是因为人的大脑在睡着后2小时会做一次梦,其中出现梦境时间为20分钟,另外100分钟是休息的,也就是说一晚正常会做4次梦,每次都是从新开始,所以梦会出现不连贯。

有一种可以阻止噩梦的小仪器,贴在眼皮上,噩梦出现的时候眼球会快速跳动,仪器会将眼皮跳动次数传达进仪器内,一旦达到噩梦频率,仪器就会发出微弱的刺激,改变大脑内的梦境或使之清醒,原理有点像报警器。

被迫害妄想症

昨晚忽然有一个“许久”(因为今年我刚回来定居的时候给她打过一次电话,说我回来定居了,以后没事大家可以聚聚餐扯扯淡,可她一口拒绝了,说自己要结婚了,不希望知道她是同性恋身份的人再“打扰”她的生活……我表示很无语但我表示尊重)没联系的朋友给我打电话,说要请我吃饭,当然主要是帮她看看她的强迫症。

被迫害妄想症

因为以前只知道她有被迫害妄想症,怎么几年没见,这还又添了新花样了?于是我答应了。

她开车来到我这里,然后我们开车去了饭店,坐下来便开始谈论她到底是什么情况,我就问她,你认为的强迫症症状是什么?她说你别管,你就快给我治治……我简直要摆出一副懵逼状了……

我说你到底是什么症状?表现为什么?你啥都不说,我怎么给你分析啊?

她说就是会不放心!比如有时候会觉得家里的煤气没有关,想着想着就停不下来,甚至有时候无法控制,非要跑回去查看才放心,有时候又总觉得门没有锁好。

我问到:你第一次有这种感觉是什么时候,她说不记得了,我说那你不放心的原因是想到:如果煤气没有关可能会引发那些可怕的后果,然后让你产生焦虑吗?她又说不知道……我继续问:你为何总是担心门没有锁好,你会想到如果门没有锁好会被人进入到你家里,会偷你的东西,还是说会去你家里,发现你什么秘密等等,还是曾经发生过什么类似不好的事件,她又说不记得了,总之问什么她都说她不记得了,我说你什么都不记得了,我怎么给你看病?他来了一句,那你别管,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你就给我治疗好了,我真的连手双手一摊,表示深深的无力感,……这还没怀孕生娃呢……智商咋就降到了这种程度啊!!!说好的怀孕才降智商的啊?!这难道提前预支了?

被迫害妄想症

我告诉她,她的问题我治不了,因为我们是熟悉的人,她对我有太大的防范意识了,她需要寻找陌生的咨询师帮助她才行,因为完整的咨询需要知道她“全部”的秘密,很明显她对我是不敢敞开她的秘密的,你这种情况,你别说找我,无论你找谁,都没有人能够帮助到她的,因为我们做心理咨询的,需要做的就是寻找事件缘由,并且还要知道很多细节的东西,而她什么都不肯跟我说,我知道这一切的根源源自于她原先的被迫害妄想症。

她说那肯定是我遇到过一个坏人啊,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我说那你也要跟我说你遇见的那个坏人到底对你做了什么啊!

她又说:我不记得了……

其实我们生活中总是会遇到几个坏人,或者是几个特别好的人,但是大多数的人都还算是善良的,最起码不会对你有无谓的攻击,因为任何的攻击都是带有动机性的。

她忽然又说到:你是不是在后面调查过我?说真话。

我我我……我真没有啊!大姐你都40岁的人了啊,马上41了啊!调查你对我有什么好处啊?找人调查是很贵的好嘛!我有那个钱干点啥不好啊?最主要我的动机跟利益点在那啊???

我说世界上那么多人,你不能因为遇到过一个坏人,就不相信所有的好人啊。

还有你的认真偏差太大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

被迫害妄想症

你总是觉得你是一个特别善良,最真诚的人,可事实真如此吗?

比如我们认识这么多年,我家在哪里?家里多少人,干什么,包括我老公家是哪里的,干什么的,一切你都知道,可是你住哪?干什么的?你对象干什么的?叫什么?哪里人……等等我不知道,你所有的一切都是对我隐瞒的,因为你就是觉得所有人都有可能迫害你,连物业给你打个电话,你都能联想到无数个人在调查你想对你不利……

如果一切真如你所想,你有没有想过你是同性恋这件事情有多少人知道,可是你要结婚了还是骗婚,大家也都知道,可有谁以你同性恋的身份去敲诈过你没有?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大家对你最起码都是友善的,没有人真的如你想象出来的那样,总是会千方百计的想着迫害你,可你从来不从这些方面去反省自己的问题,也不肯去面对,分析真正的现实,你只是活在自己的想象里,总觉得万一万一,这个世界上我们不是为1万里面的那个一而活,而是为1万里面的那个9999而活。

如果你总是将自己困在那万分之一的一里面,那么这一辈子你都不会过的快乐的,因为你感受不到这世界的对你的善。

她现在的症状看起来好像更迫切的是她的强迫症,可其实是她的被迫害妄想症,一切的强迫行为都来自于她对外人的不安全感。

 

到底何为变态?

首先我们说下变态的含义,变态是指事物的性状发生变化,还指人的心里有别于常人的不正常状态,有时候专门指性变态,简单的说,变态是相对于常态的一个状态,也就是不正常的状态,心理学领域将不正常状态命名为变态的心理学。

那心理学又是如何判断不正常的呢?

变态的评判标准,心理学将心理分为正常与异常,异常的活动称自已心理障碍或精神障碍,而我们往往说心里异常指的就是精神障碍,心理异常与正常,有三个区分的标准。

一:

主观的统一性原则:主要表现在是否出现幻觉,幻想和是否有制止力,就是对自身的精神状态判断的能力。

二:

心理活动的协调性原则:也就是认知行为是否协调,一个人遇到开心的事情反而抑郁,遇到痛苦的事情反而做出快乐的反应,这就是心理活动,失去了协调性。

三: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比如说在没有明显的外因情况下,一个待人接物非常热情的人,忽然变得很冷漠,一个很小气的人忽然挥金如土,有可能就是人格稳定性出现了问题。

精神障碍的症状表现为

一:

认知障碍,情绪障碍和意志行为障碍,主要症状,幻觉,幻想,情绪的极端不稳定。

二:

严重程度,表现在有多痛苦,个人的社会功能,也就是生活自理呀,工作学习呀,人际交往呀,是否受到了影响。

三:

持续时间,一般为持续性三个月以上不能缓解,便需要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3个月为一级,6个月为2级,1年半为三级。

一个人必须同时拥有这三种症状才能被评判为精神异常,而并非只有其中一项或两项。

对于精神障碍的人应该如何治疗?

首先必须要有心理咨询的介入,过于严重的需要结合药物,但心理咨询师是必须的。

 

社交恐惧症的心理治疗方法

前面写了一篇关于社交恐惧症的话题,有人留言问到具体治疗方法,今天特意写了这篇文稿,希望能帮助到有这方面需要的朋友。

第一:语言的魔力。

我们通常会以为语言就是我们的想法,可很少有人意识到语言反过来也会塑造我们很多的想法,甚至影响到我们的行为,比如你对自己性格的描述是有缺陷的,这些缺陷造成了别人对你非常的排斥,毕竟缺陷严重很不好。

比如害羞的人,可能不想要害羞,害怕别人评价的人可能更在乎别人的评价,越想改变,越是改不了,然后纠缠在自求不满的痛苦里,拉低自我评价。人们这个时候就会给自己找一个外部的理由来抚平内心冲突。比如是父母把我变成这样的,这个理由的潜台词就是不是我不改确实是遗传,改不了,这不是我的错,可抱怨跟找理由对现实完全没啥用啊。

如果把我性格缺失的说法换成有些方面,我需要提升自己,让我们暂时放弃了那些对抗的不如意,从而将视线更加聚焦到事情的本身。

举例:害羞,我改不了,但害羞会影响我表达时自己的表现,忽视别人是否能听得懂了,同时害羞时结结巴巴会让听众听感,感觉变得很差,所以怎么办,我们无法不害羞,这就是我呀,那我能不能在说话之前先整理一下,我要说的内容将内容尽量精简,不给结巴留出空间,我还可以找一个好朋友告诉他,我想要练习一下,也让我知道别人听我讲话时候到底是什么感受,哪些是自己以前说时没有感受到的。

二活:在当下,才能找到幸福。

很多社交恐惧症的人,都有个共同的问题,被过去的记忆所绑架,为了排解这些痛苦又逃到了未来,这也是人们排解焦虑的惯用手法。

比如说你父母总是只关心你的考试成绩,虽然你觉得该全面发展,但只要成绩出了问题,你就觉得糟糕透了,而这些糟糕透了的情绪会持续性发发酵。最后你可能连为什么糟糕透了的原因都已经不记得了,只留下了糟糕的回忆,为了证明自己不糟糕,可能惯性的为自己定更高的目标,因此只有高目标才能证明自己的不糟糕。

比如他的目标将自己定位成一个有钱人,他目前就很难安于,做一个普通的职员,现在的一切平庸,都成为证明自己平庸的证据,因此又会进入下一轮高目标地循环,越是觉得糟糕,越是不愿意停留在当下,只想尽快取得那个遥远,未来的成功。

这种状况下,人是没有办法行动的。

好比在饭店吃饭,你都不敢让服务员过来换一下用完的餐巾纸,因为这些事情实在太过平庸,为什么自己会遇到这样的麻烦,是不是自己仍然还是很糟糕。

社交恐惧症,很多不仅仅是社交的问题,他会让人倾向于回避责任,因为这些当前的责任,一方面看起来太过平庸,另一方面,如果连这些平庸的事情都做不好,那只能证明自己更糟糕,越不做越缺少经验,最后越做不好这些。

这时社交恐惧症人群的,另一个特质又会出来,只要我书读好了,或者只要我的社交恐惧症治好了,做事情就不会这么糟糕,因此我就可以走向成功了。

有些社交恐惧症的人,甚至寄托于找一位特别厉害的专家,直接将自己治疗好,就像切除肿瘤那样。

活在当下,就是要接纳当下,成功就是一瞬间既成为过去或未来。在成功之前肯定会包括很多痛苦,没有人可以消除自己的痛苦,因为痛苦本身就是产生快乐的原料,就像我们打游戏只有足够难度的游戏玩起来才有趣。

第三:有社交恐惧症的时候,你干不好的一件事情,如果你没有了社交恐惧症,你也一样干不好。

干好一件事情靠的是经验,而经验大多数源自于错误,不做,不负责,就不会出现错误,没有错误就没有经验。

就像有位高度社交恐惧症的小朋友,希望我能告诉他怎样治愈他的社交恐惧症,这样他就可以重获自由,他说我现在连出门买个馒头都做不到,已经饿了几天了。我说假如我现在就能治好你的社交恐惧症,你告诉我你要怎样去买馒头,这位小朋友沉默了很久,过了好一会他又告诉我,他要去大城市找更好的医生,于是我问他,你准备怎么去?去了之后上哪里找医生?孩子,忽然怒了,说我去了,不就知道了嘛,你问这么多干嘛,我现在跟你也说不清,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有社交恐惧症。

他把自己的不负责怪于社交恐惧症。于是,过段时间他被家人带到一个大城市差点饿死在那里。眼睛里只有美好的人总是回避苦难,将回避苦难当成第一重要的事情,但是未来还太远,我们不只有眼前的苟且。不接受就等于我们从未活过,所以好的坏的都是当下你要接受的。

那有些朋友可能会质疑那找咨询师到底有什么用?

咨询师会给你提供针对性的方法帮助你客服社交恐惧。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社交恐惧症?喔喔啊……

 当你走到一群人面前需要讲话时,
你是否觉得时间都冻结了?
脚步沉重得都挪不开?
自己都能清晰的听到自己砰砰砰的心跳声?
然后觉得自己特别没用,
别人轻而易举的事情你都做不到。
事后总是习惯回想当时自己有木有说过什么不合适的话?
做了什么不合适的动作!
与朋友同事交往过一段时间仍然会担心她们会不会不喜欢自己。
总尽量的避免参加社交场合。
有时候实在无法推脱,
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出现:
冒汗,颤抖,胸闷,胸痛,窒息感,恶心,打冷战,头重脚轻,坐立不安等。
有时候鼓足勇气,
可一到现场往往临阵脱逃,丢盔弃甲……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
那是因为你患有:社交恐惧症。
而社交恐惧症往往都有以下3种问题所造成。

社交恐惧症

一:注意偏差

为什么老有人盯着我看?
是我什么地方很奇怪?
还是我哪里出来问题?
那我不说话就低着头好了。

可等她好不容易鼓足勇气抬起头,
好死不死的又刚好看到一个人“白”了她一眼。

他干嘛这样看着我?
我真的很奇怪?
他为什么这样看着我?
完蛋了!
脸怎么这么烫?
肯定很红了!
我真没用啊,我真没用啊!

这就是大多数社交恐惧症的人的一个心理过程。
社交恐惧症的人首先注意到的就是消极的信息。
更容易注意到别人愤怒的表情,消极的评价,接收到这些消极的信息后就难以自拔,随后体验到更多消极感受,难以接收到其它信息,最后将这些接收到的不愉快的信息转换为自身,对自己做出很低的评价,并且还假设这些消极的评价也是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还坚信别人也是这样想的。

社交恐惧症

二:解释偏差

社交恐惧症的人注意力有偏差,
解释也往往带着偏差。

例如:
有一个有社交恐惧症的小姑娘英语成绩非常棒,
她暑假期间去帮小朋友讲课。
课堂上她给小朋友用英语讲故事。
故事讲完之后,
小朋友都笑得很厉害。
然后她跟我说当时她特别尴尬,
她感觉一定是那些小朋友在笑话她的口语或者是她可能表达的不好。
我说难道就不能是他们真的觉得你说得特别有趣?

很多时候她们习惯消极的方向。

三:记忆偏差

因为社交恐惧症的人,
在社交的过程中过多的关注自己的担忧,
容易影响他们的记忆,
事后回忆最多的总是当时引起自己负面情绪的部分,
很难记住当时那些积极的部分,
从而进一步的验证了自己社交无能的想法。

可是你好好想想,如果你真是那样无能你是怎么从小学升到初中?又从初中升到高中?又从高中升到大学……?还能找到工作?还能有几个好朋友?

癔症型人格障碍

癔症型人格障碍产生的原因一般认为与早期家庭教育有关,父母溺爱孩子,使孩子受到过分的保护,造成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不符,心理发展严重滞后,停留在少儿期的某个水平,因而表现出癔症型人格特征。另外,患者的心理常有暗示性和依赖性,也可能是本类型人格产生的原因之一。

中文名:癔症型人格障碍

别称:表演型人格或歇斯底里人格

原因:一般认为与早期家庭教育有关

特点:心理发展严重滞后

简介

癔症型人格又称表演型人格或歇斯底里人格,其典型的特征表现为心理发育的不成熟性,特别是情感过程的不成熟性。具有这种人格的人的最大特点是做作、情绪表露过分,总希望引起他人注意。此类型人格障碍多见于女性,各种年龄层次都有,尤以中青年女性为常见,一般年龄都在25岁以下。

一般来讲,此类型患者的人格障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逐渐成熟而症状减轻。但这不能保证可以不治而愈,在应激状态下还有可能发生癔病症状。但这不能认为它可以不治而愈,因为患者常不能知觉到自己的真正感情是怎样的。而且青少年时期,不加以调节,其症状只会加重。因此,青少年朋友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学会情绪调节,在青少年时期就消除癔症型人格障碍。

癔症型人格障碍的表现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引人注意,情绪带有戏剧化色彩。这类人常好表现自己,而且有较好的艺术表现才能,唱说哭笑,演技逼真,有一定的感染力。有人称她们为“伟大的模仿者”、“表演家”。她们常常表现出过分做作和夸张的行为,甚至装腔作势,以引人注意。

2.高度的暗示性和幻想性。这类人不仅有很强的自我暗示性,还带有较强的被他人暗示性。她们常好幻想,把想象当成现实,当缺乏足够的现实刺激时便利用幻想激发内心的情绪体验。

3.情感易变化。这类人情感丰富,热情有余,而稳定不足;情绪炽热,但不深,因此他们情感变化无常,容易激情失衡。对于轻微的刺激,可有情绪激动的反应,“大惊小怪”,缺乏固有的心情,情感活动几乎都是反应性的。由于情绪反应过分,往往给人一种肤浅,没有真情实感和装腔作势甚至无病呻吟的印象。

4.视玩弄别人为达到自我目的的手段。玩弄多种花招使我就范,如任性、强求、说谎欺骗、献殷勤、诌媚,有时甚至使用操纵性的自杀威胁。他们的人际关系肤浅,表现上温暖、聪明、令人心动,实际上完全不顾他人的需要和利益。

5.高度的自我中心。这类人喜欢别人注意和夸奖,只有投其所好和取悦一切时才合自己的心意。表现出欣喜若狂,否则会攻击他人,不遗余力。

6.此外,此类患者还有性心理发育的不成熟,表现为性冷淡或性过分敏感,女性患者往往天真地展示性感,用过分娇羞样的诱感勾引他人而不自觉。

癔症型人格障碍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一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将癔症型人格障碍的症状诊断标准定为,患者至少具有下述项目中的三项症状:

1.表情夸张像演戏一样,装腔作势,情感体验肤浅。

2.暗示性高,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

3.自我中心,强求别人符合他的需要或意志,不如意就给别人难堪或强烈不满。

4.经常渴望表扬和同情,感情易波动。

5.寻求刺激,过多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6.需要别人经常注意,为了引起注意,不惜哗众取宠,危言耸听,或者在外貌和行为方面表现得过分吸引他人。

7.情感反应强烈易变,完全按个人的情感判断好坏。

8.说话夸大其词,掺杂幻想情节,缺乏具体的真实细节,难以核对。

9一般来讲,此类型的人格障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逐渐成熟而症状减轻。但这不能保证可以不治而愈,在应激状态下还有可能发生癔病症状。

诊断标准二

●持续地寻求或要求安慰、赞同和表扬

●在外表或行为上有不适当的性挑逗

●对身体吸引力过份关注

●用不适当的夸张来表达情绪

●当自己不是他人注意的中心时,便感到很不舒服

●情绪变化很大且狭隘

●自我中心,追求当时的满足,对迟到的赞许和遇到的挫折无法忍受

●言语过份印象化,缺乏具体描述

(具备四项即可诊)

形成原因

1.遗传因素.癔症型人格障碍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即父母是癔症型人格,则其子女有一定遗传倾向,但对于这一点目前尚无定论

2.家庭婚恋因素

3.幼年时父母若过度溺爱、保护子女者,则易造成癔症型人格障碍。同时,从小家庭环境优越的孩子,依赖性和暗示性会比较重,因此也有癔症易感性;另外,婚姻恋爱多次受挫的年轻女性最易发此症,并以情感被动判断婚恋的好坏。

4.生理疾患因素.生理疾患引发的癔症型人格障碍的途径有三种:一是患有脑器质性病变或机械损伤;二是女性在痛经或月经紊乱或闭经时,因生理因素出现此症并随周期改变;三是一般人群在体虚生病不适时或能量消耗大、饥寒感时偶尔也发作。

5.教育学习因素.文化闭塞、迷信重的地区癔症型精神障碍发病率较高;此外,缺少正规教育及文盲者、学历虽高,但不注重主动学习、全程学习或终身学习者易感染此症。还有一种比较特殊,即所谓的“追星族”,这类易感人群不分学历高低,女性占多数。

6.社会职业因素.就业压力大或有职业倦怠的年轻女性最易患癔症型精神障碍。

癔症型精神障碍患者一般在面对急性的或强烈的人或物或事的暗示及刺激容易发作;二是患者童年时曾有精神紧张、恐惧不安或尴尬难堪的情境。

这六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癔症型人格障碍产生的原因,产生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当我们了解了癔症型人格障碍产生的原因,我们就可以更好的去寻找对策来解决这项问题,不让我们的心理健康受到癔症型人格障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