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跟“执行力”?

(爱上小和尚的我能怎么办?)

无心小和尚

今天有位妈妈跟我说她的孩子特别喜欢说谎,吹牛,这让她很是烦恼,问我有没有什么办法纠正孩子这个坏毛病?

在咨询的过程中,我让她举几个孩子说谎跟吹牛的例子,以及她的处理方式。

这位妈妈说:例如孩子跟她说,我今年上大学的钱自己贷款,以后有了工作后自己还。

:例如孩子说他上大学后,寒暑假都去打工赚自己的生活费。

她说:我一听就知道他又在吹牛了,怎么可能啊,所以我也就没当回事,“一笑而过”,但心里并不会当真,反正又是吹牛。

(哈哈哈,学过武功的孩子就是比较经打)

我问她:为什么你会觉得他就是在吹牛呢?

她说:这怎么可能嘛!

我问她:为什么就不可能?寒暑假工不存在?还是校园贷款不存在?

她说:存在啊,但我觉得他不可能真能做到。

我问她:是不是在过去他说的很多事情时,你都是觉得他不可能做到,所以你从来不相信他真的会那么做,或者能做到?甚至他真的去做你也会直接去阻止或直接否定,因为你觉得他是在浪费时间跟金钱,所以他也没有什么机会去实施他说出去的话?所以慢慢的也就成了说说罢了。

她说:是啊。

(这是一条有着怎样经历的狗啊!!!)

我说:就是因为你根本不相信他能做到,所以他从小跟你说的话,你都不会当真,所以更不可能帮助他完成那些“假设”,甚至打击或阻拦孩子去实行那些事情,那么孩子每次说了也就仅仅是说了,不需要为所说的话负责任,更不用费时费力的去实行,久而久之,孩子说的话越来越不当话,你也越来越不相信他的话,换句话就是:他一直在你面前说谎跟吹牛。

(哎呀,真的没骗我)

那么你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这样的:

孩子跟你说:我今年上大学的钱自己贷款,以后有了工作后自己还。

你:真好,我儿子已经是个男子汉了,已经知道心疼妈妈了,妈妈支撑你,到时候需要什么手续需要妈妈办的告诉妈妈一声妈妈给你办,并且在孩子开学之后督促孩子把这件事情办完,让孩子明白一件事情:说出去的话是需要负责的。

(有些人走着走着可能就不见了)

例如孩子说他上大学后,寒暑假都去打工赚自己的生活费。

你:在孩子放寒暑假的时候询问放假准备去哪里打工啊?如果有好的建议也可以提供给孩子,其实是督促孩子,这一切也是同样,让孩子明白一件事情:说出去的话是需要负责的。

以此类推,就是孩子每次跟你说他的想法或计划的时候,你都可以给出一定的建议跟支持以及督促孩子去完成它,必要的时候可以给予一定的帮助,而不是不信任的去觉得孩子是在吹牛,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必然会是一个非常有诚信,责任心,并且执行力极强的人。

 

“富养孩子”会出现的弊端

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大家对如何“养孩子”更好出现了一个词:富养。

而有趣的是:第一次出现了重女轻男的现象。

因为大家一般都会把富养放在了养女儿的身上,就是:闺女要富养。

而追其原因大概就是:女孩子富养的好处就是长大后不容易被那仨瓜俩枣的“好处”给骗了。

而在经历中国的一段时间的独生子女政策里面,不仅仅是女孩富养了,男孩也同样被富养着,而富养其实不仅仅是指物质富养,还有精神富养,下面就看看这2种富养的区别与结果的差异吧。

图片

首先:物质富养。

顾名思义就是:贵,多花钱,什么都尽量用最好的。

例如上最贵的幼儿园,最贵的学校,穿“最好的衣服”,吃“最好的食物”,玩“最贵的玩具”等。

被物质富养出来的孩子好处:眼界更加宽广,品味更好,不容易轻易被仨瓜俩枣的好处打动,这也是大家觉得女儿要富养的主要原因。

副作用:容易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觉得赚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的误导,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

其次:精神富养。

简单来说就是:夸奖。

夸奖本来是一句褒义词,但用在精神富养里面便不是了,因为精神富养里的夸奖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下面举例说明一下。

精神富养的父母会一味的夸奖孩子,永远都是:孩子你是最棒的。可实际并非如此。

无论孩子做得怎么样,结果都会夸奖他们是最棒的。

被精神富养出来的孩子好处:孩子会跟父母的关系特别亲密,孩子会比较“自信”,开朗。

副作用:孩子会很容易形成:自恋型人格。

并且在长大后很难接受别人对自己有否定的评价,不能清晰的认识自己,不能接受不喜欢自己的声音,很难经受挫折,而大家都知道,走进社会的残酷,哪有没有挫折的成年生活,没人会是你的第二个父母,因此这样的孩子长大会容易陷入自我欺骗中,也就是活在自己的想象里面,并且会觉得这个世界好“恶毒”。

另一方面就是陷入疯狂的自恋里。

例如:

别人对他的“不好”,他(她)都会理解成别人是在嫉妒他。

别人不接受他的追求他会理解成:别人的自卑,觉得自己配不上他(她)所以才拒绝的。

甚至别人不小心多看了他一眼,他(她)都会觉得别人是对他有意思。

孟非曾经说过一个“笑话”,说有一次他跟一个男孩一起坐电梯,结果一个女孩不小心踩到了他,他便对孟非说:这个女孩肯定是喜欢我。……哈哈哈

最后:那把富养孩子说得这么不堪,难道都要穷养才好?

当然不是,养孩子最好的方式应该是:给予一定的·物质条件就可以了,不要什么都遵循只选贵的原则。

而精神富养只有在孩子确实做得很好的时候给予肯定跟夸赞,但不该在明明做得不好的情况下也给予完全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夸赞,可以给予加油,例如:

今天做得虽然不是很好,但如果你肯努力,一定会越来越好。

虽然你不是做得最棒的,但也很不错的。

等等……

这样的评价会让孩子接受自己不是最棒的,并且也不会气馁或直接放弃,觉得自己只要努力就会有更好的未来,在未来得不到别人的夸赞跟肯定时,也不会过多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同时对自己的实际能力也能有比较清楚的认知,有句话说得好:人如果没有自知之明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与“精神富养法”完全相反的父母就是“打压养法”,这种父母在中国真的挺多的,例如我的父母,无论你做得多好也别想听到她的一句肯定与赞扬,永远都是一脸的嫌弃与不屑,永远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又多好,这2种极端下养大的孩子大多数都比较“惨”。

发现孩子偷看“爱情动作片”该怎么办?

我女儿才10岁,昨天翻孩子手机微信时,突然发现有陌生人,还有人给孩子发性爱视频。

我看后快疯了!

因为疏忽对孩子手机的管理,现在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和孩子沟通这件事情。

求助!

图片

第一:家长要先平复好自己的情绪

如果一开始自己就带着紧张、焦虑的情绪和孩子谈论性相关的内容,会让气氛变得尴尬,甚至无法进行下去。

第二:不要当场就戳穿和指责或威胁孩子

当家长看到孩子看了不健康的图片或视频后,很多家长会因为担心他们的心理健康会受到影响,所以,有一部分家长会选择当面马上戳穿孩子,并威胁再看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就没收手机。

这种焦急的心情虽然可以理解。但要知道信息的传播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可以没收手机,但却无法完全切断信息来源。

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有很强的自尊心和逆反心理,我们也需要顾全孩子的面子。否则以后当他们再遇到类似的事情或困难时,就只会跟朋友甚至陌生人分享,而瞒着父母。

第三:选择一个轻松的氛围,逐渐引出想谈的话题

父母可以说:“这段时间,妈妈(如果是男孩可以让爸爸去谈,如果是女孩可以让妈妈去谈)的手机里总是出现一些男女生之间亲密的图片,可能是妈妈的手机中毒了。宝贝,你的手机有没有出现过?”

或者举例,但不要用孩子熟悉的人举例。

父母可以说:“某某阿姨家的小孩不小心在手机上看到了一些羞羞的小视频,小朋友刚开始不敢告诉他妈妈,怕他妈妈会批评他。

其实妈妈倒是觉得,小朋友有好奇心是很正常的,就算无意间看到了那些羞羞的视频,那也不是小朋友的错。随着你们慢慢长大,好朋友关系好的时候就会互相抱抱啊、亲亲啊,你们班级有么?那你们班级有没有同学也看过那种羞羞的视频?”

这时候,家长在谈话中便可以逐渐引出性教育的话题,告诉孩子哪些事情是好的,哪些事情是健康的,哪些事情是不好的,哪些事情是绝对不能触犯的,以及万一遇到不好的事情该怎么办。

教育的目的绝不是隔绝孩子获取不良信息,而是教会孩子如何识别哪些是不良信息,并主动规避它们。

 

第四:弄清楚那些不雅视频是偶然的,还是多次

大多数情况下,孩子的第一次接触不雅视频都是无意间的,现在的网络广告实在是太烦了,其实我也特别厌烦,有时候在网上看个小说,那满屏的黄色小广告关都关不了。

小部分小孩子在看过第一次之后,因为好奇心会再次主动搜索不雅视频,并会多次观看。这个时候,在前期父母的沟通无效的情况下,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毕竟很多时候孩子很难与家长分享的事,愿意在私密的环境下与心理医生沟通。

第五:给孩子的手机等电子设备安装垃圾信息拦截软件

除了那些不雅视频或图片外,还有赌博、诈骗等等信息,都会对孩子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在孩子的手机上安装垃圾信息拦截软件,在客观上阻断不良信息传入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