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2篇文章都是关于“生死”的,第一个是得了直肠癌苦苦支撑,一年后去世的,一个是得了尿毒症,已经苦苦支撑活了5年的19岁少女,她从小没有感受过被爱被关心,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去关心别人,无论如何被父母嫌弃,可是为了要钱,为了活下去,她可以忍受所有的屈辱,只要给钱让她活下去,什么对她来说都无所谓,在我看来这是多么可怕!!!
在他们的身上你看到的是:只要可以活着,哪怕是苟且都无所谓,只要活着就好,他们对生活没有任何的品质的要求,只求苟活。
这种品质在有些人眼里成了正能量,成了勇气,成了坚强,好像觉得人本该如此,求生本来就是人的一种本能啊。
我虽然接待过很多死亡焦虑患者的咨询,也可以帮助他们,给他们指出调整这种焦虑的方法,可实际上我是有点无法理解这种对死亡恐惧心理的,为此我还特意跟我老公交流了一番,因为我跟老公对于死亡是属于2个完全不同的人,所以说2个人能走到一起,不一定就是2个相同的人,很多时候差异巨大也不打紧的。
下面就拿我老公举例吧,我老公每年的意外保险,医疗保险都是必买的,社保以外的那种保险啊,而我从来不买任何保险,社保里面的医疗保险除外啊,因为我老公就是一个特别怕死的人,只要你告诉他这个东西吃了对身体好,那么即使味道跟粑粑一样,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吃下去,所以他如果得病了,不到死估计他都觉得自己还是可以救一救的,而我呢?
我跟他早已定下规定,假如有一天我出现意外到了需要抢救的地步,那么直接放弃治疗就好,假如他违背了这个约定强制性把我抢救过来,那么我活了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抛弃他,假如有一天我知道自己得了癌症,那么我做的第一件事不会是接受治疗,而是把剩下的每一天安排的快快乐乐,假如我有一天真的得了癌症,我想我应该是世界上最乐观的一个癌症病人之一吧,生与死不过是一个轮回,一种物质形态的改变罢了,有什么好悲伤的呢!我不会让自己在病榻上苟活,我需要的是有质量有尊严的活着,我在乎的永远都是生命的宽度而不是长度,因此我就很难理解苟活的人。
甚至我个人都觉得,如果你真的那么爱你的家人,你不应该在知道自己得了绝症后自动选择放弃治疗才是真爱嘛!!!毕竟这些治疗其实并没有什么多大的意义,在延长你自己那点可怜的时间之上,你花掉的是全家的积蓄,甚至让你的孩子父母背负一屁股的债务,这样死的时候是否也会良心不安?家人爱你才愿意给你治疗,可是你如果也爱他们不应该拒绝嘛。
有些治疗在我眼里不仅仅是浪费家人的钱,也是浪费一种社会资源,毕竟社会给你的捐赠也是一种资源,明明知道治不好,可就是不肯放弃。
所以我就问我老公:那是什么东西支撑着你们这种怕死的人呢?
他说:我们都相信明天会更好,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只要活着就有可能会变得更好。
在你眼里他们是绝症病人,在他们自己眼里觉得自己是有可能会好起来的,万一能治好呢!
听了我老公的回答后,我好像变得有点理解他们了,理解那些“歌颂”与病魔作斗争的故事了,他们歌颂的其实并不仅仅是那些病人,而是那种不放弃的精神吧。
人嘛,不就是活在希望里嘛!
而这个希望可以是任何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