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强迫症这个词儿到处都能听到,都快成了一种时尚的流行病了,强迫症真的是那么好得的吗?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强迫症?
一:强迫症患者的世界真是不懂。
我之前遇到过一个浣洗强迫症患者,一天要洗手50次以上,手上的皮肤洗的都薄的像一碰就会裂开,而且一洗澡至少洗三个小时以上。
另外一个有检查门锁的强迫患者,为了确定自己门锁锁好了,发明了一套检查门锁的动作,每天上班出门都需要花半个小时锁门,才能够勉强离开。
还有一个有强迫思维的患者,每天纠缠的一个他痛苦不堪的想法里。就是自己背后躲着一个鬼,他一方面无比清晰的知道自己背后根本没有鬼,但另一方面又无法遏制的胆战心惊的双脚发抖,站着不动的时候,他尽量贴着墙壁,在走路的时候尽量与人平行,并且总是稍微快一步,他觉得如果他背后有鬼的时候,会有人出言提醒,可他发明这些方法又总是被自己痛恨嘲笑,这个时候他就陷入无力的深渊。
以上这些患者都是非常痛苦的,他们根本没有心情拿自己的病情开涮,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一点,强迫症到底是不是一种可以谈笑自己得病得病症了,强迫症的生活必然陷入无比痛苦与矛盾当中。
那被我们谈到的强迫症,到底是什么呢?
那些一般只能说是一种强迫倾向,它离强迫性人格还有一段距离,他们中间的关系为:强迫性倾向……强迫性人格……强迫症。这三者都是与人格密切相关,但并不是所有的强迫症都是强迫性人格发展而来,因此分清这三者我们就要了解人格这一概念。
二:一个强迫性人格的日常。
人类是一种追求次序的动物,我们的自体需要对外界具备一定的操控感,而获得安全感与价值感,可以说一个人获取安全与价值感的方式,与他的人格是直接相关的,前者是构造于后者,后者又影响着前者的表现形式。
如:豁达对比狭隘,淡定对比焦虑,强迫对比释然等等。
这些矛盾的因子都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体当中,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有强迫的潜质,因此我们都渴望与外部环境安然相处,但每个人的身体里的因子比重都不相同,所以就呈现出千人千面的现实,如果某因子强大到某种程度就产生出质的变化,让此人呈现某种特质的状态。
强迫因子为主导的便是强迫性人格,具有强迫性人格的人,往往表现出过度的追求完美或者纠结,非常注重细节,计划性,甚至到刻板,固执的程度,并且非常怕犯错误。
小刘有强迫性人格,工作特别仔细,还是担心领导会说他做得不够好,跟别人说话也总是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对他的反应,还总是看不惯别人很多习惯,社交对于他来说是一件特别累的事,小刘这还没有到强迫症的程度,但是他表现出很明显的强迫性人格,他特别希望自己能淡定,释然,可自己总是克制不住,感到惴惴不安,并且感到自己的能力不够,危机感十足,面对他人的时候,也总是忍不住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因此总是对他人有这样那样的不满。
三:不同强迫的不同应对方式。
强迫人格呈现在生活里的方方面面,因此产生困扰也是全方的。
强迫症往往集中在某一件事情上,某方面凸显往往特别大,一般需要心理辅导跟药物,双管齐下。
强迫人格的人,主要要体验到生活有其他可能,并非只有自己厮守的才是完美,
知道强迫倾向,要提醒自己要给自己的心灵减个负,采用有效的方式恢复自己内心的力量,而不是对自己:我有强迫症的心理暗示,找到根源,解决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