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容易成为“告密者”?

生活里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我这件事情只告诉你一个人了,你千万别告诉别人啊。

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全世界”都知道了你说的秘密。

只有死人才能真正的保守秘密,我们都没有办法100%确定自己不会泄露别人秘密,既然如此,今天就来说一说这秘密隐含的心理学原理。

(我想知道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第一:秘密到底有多少种?

秘密?之所以能称呼为秘密,通常都具备这几个特点:

第一:你没有告诉过别人的消息。

第二:别人没有说出去的秘密。

第三:全世界都知道,唯独你不知道的秘密。

因此,假如你知道的秘密说给越多人去听,或者你的秘密被越多的人共享,你的小伙伴阵营就会变得越大。

(在是窦娥被杀的那年取的名字?)

第二:为什么秘密如此受欢迎?

有人和我交心,愿意分享她的最私密事情,也就是说分享秘密这件事情,让大家很乐意接受自己高情商的人设,最后乐于分享秘密。

例如:我有一件隐藏了10几年的秘密之讲给你一个人听。

然后你一定觉得:我对她一定很重要,她如此信任我。

还有我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八卦原因,所以在不透露自己的情况下又能得到更多的外人信息,知道了别人越多的信息这反而让自己越发安全,还有人的天生自恋原因导致,每当听到别人的秘密是就不自觉的感觉自己受人欢迎,才会有人肯跟我交心,愿意跟自己分享他最私密的事情。

换句话说:分享秘密这件事情让大家很乐意接受,是一种自己高情商的人设体现。当然还存在着幸灾乐祸的心理,尤其是秘密是别人的负面消息的时候,自己难免会有点小激动,同时对比自己给自己一些自我肯定。

(被窝真暖和)

第三:秘友聚会你缺席你就会被成当话题

就像歌词里唱到:姐妹们的聚会好happy说来说去永远说不到你,谁不在场就拿她当话题。

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八卦的基因与生俱来,朋友之间谈论不在场的第三者的八卦,首先带来的肯定是快乐,其次在有新朋友或者是陌生人的场合之下,谈论一个不在场的共同朋友的秘密是最容易增进感情,甚至是获得好处的。

(这要不要赔钱呢?应该不少钱啊!!!)

第4:灵魂拷问

为什么我们总是那么难保密?

根据心理学家们的研究:说出秘密首先是一个自救的行为,只有死人才能保守秘密。

也就是说:守秘密的人,往往具有更高的死亡风险。

而且保密确实会损害个人的身心健康的,这是心理学界的某种共识,保密过程中可能因为守秘的压力过大,心理和生理上都会出现问题,变得更加多疑,严重的甚至影响正常社交或者会出现强迫症的行为,还有一点也很重要,有的时候保密者的泄密行为,还真的不受自己的有意识控制,研究发现越是不让说的秘密就算给了封口费,秘密也越容易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泄露出去,一旦秘密泄露之后,泄密者会因为泄密行为而刺激大脑分泌内啡肽,会让人兴奋且甚至飘飘欲仙,例如如释重负长出一口气,释放那种快被憋死的感觉。

第五:那哪些人更容易成为告密者呢?

心理学曾经研究过,近则心弱或同理心弱的人往往更容易成为告密者,而喜欢或者有依附习惯的人或在不经意间就成为了告密者,这相当于拍马屁或讨好的一种行为。

自恋狂,表演型人格,反社会人格,戏精更容易背叛承诺,他们更喜欢八卦别人,甚至喜欢造谣,扯谎。

第六:怎么才能既不告密又不憋坏自己呢?

这是关键了啊,记住以下三点。

1、不听。

2、不看。

3、不说。

直接切断传播源,实在憋不住了,可以找一个陌生的网友或心理咨询师,又或者一个人对着某个地方或某个东西说出来。

最后,运动可以说是万能的,运动可以释放压力跟焦虑哦。

很多人对心理咨询的误区

昨天与芜湖校培教育的负责人聊了许久之后便决定写下今天这篇文稿。

就目前国内大多数人群而言,对心理咨询这块还是有着不少的误区。

误区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点:

一,

一听说你是个心理咨询师,立刻巴不得双臂抱胸警觉的看着你外加一句:在你们面前是不是都没有秘密了?

好像背景音乐都能响起:……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从此你就成了一个没有秘密的人……

我想说:大哥,大姐,大妹子,大兄弟,大……

我们只是一个心理咨询师不是个半仙啊,掐指一算,你命中缺我……

我们对你的了解也是需要通过你真实的叙说,看清楚是真实的叙说,就连你胡说八道我们也不一定一眼就能识破,我们只会通过你的叙说,表情,身体语言来剖析,推断跟理性的分析后得出你问题的归因,从而找到背后解决的方法。

如果有一个人看了你一眼就能窥探你所有的秘密,那听我的娶了她或嫁给他吧,不惜一切代价。

所有你们踏踏实实的把心放在左心房里并且赶紧拿开覆盖在上面的那2只手臂,免得影响人家发育。

二,

一听说你是个心理咨询师,就忍不住的想问你:那你觉得你心理正常吗?电视电影里心理医生都是心理有问题的。

这个问题我本人就被问及过很多次,讲良心话,每次我都想怼他(她)们一句:没事能不能多看点书?当然这也只是本人的心理活动啊,哈哈哈。

那下面我就给大家解释一下合格的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怎样的个人条件。当然也不排除现在有一些只是拿心理咨询当成一份收入工作而已,对于这些情况麻烦不要进入抬杠模式,非常感谢。

第一当然必须具备专业的个人培训及资格证书。

第二个人生活及感情都处理得非常和谐。

第三个人工作事业同样都能做的很好。

第四对生活积极热情不抱怨。

电视跟电影里的表现手法是为了提高观看的奇妙度,而并非是实录。这就好比电影里对催眠的夸张程度是,1.2.3……啪……瞬间就被催眠了。我想说那不像被催眠到是像挨板砖了,1.2.3一砖撂倒。我想问如果现实真是如此,不是你敢不敢被催眠,而没人敢承认自己是催眠师好嘛?

三,

一听说心理咨询,内心也觉得自己需要咨询,可是他们很担心被人知道自己曾经做过心理咨询。因为他(她)们总会不知觉的将心理咨询跟神经病联系到了一起,很怕别人会将自己当成疯子。其实在很多发达的欧洲国家,心理医生跟牙医是终身相伴的。心理医生其实是为了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而存在的。

就拿国内目前的情况来说,已经几乎没听说谁是饿死的,至于网络上时常出现的过劳死毕竟也是相对比较小的比例。但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数据不完全统计为28.7万人,死于自杀未遂的人达到200万……这是一个多么让人震撼的数字!!!

就拿我本人来说,活了将近40年,曾经出现在我生活里的自杀死亡的人数就有好几例,自杀未遂的更多。我想你们每个人身边都曾见过或听说类似的事件。

而在很多自杀者的亲人或朋友里甚至出现了一种更加奇特的现象,就是会觉得自杀者让他(她)们觉得很没面子,是一件让他(她)们很丢人的事情。包括张国荣葬礼的送别会,有些人不去的理由竟然是因为张国荣是自杀的。好像在很多人眼里他拥有了那般的才华,容貌,财富尽然还好意思自杀?这种人就是死了活该不值得同情。我想在这里说一句话,人家张国荣也不是用自杀来博取你的同情好嘛?能不自作多情吗?

每一个选择自杀的灵魂一定经受过你无法想象的痛苦跟不理解。

每一个选择自杀的灵魂一定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努力了太久筋疲力竭。

这里我想呼吁那些挣扎在心理困扰的亲们,正确认识心理咨询并且勇敢的走进他(她)们,相信你未来的生活会充满阳光。

这里我想呼吁那些挣扎在心理困扰的亲们的亲人跟朋友们,他(她)们需要你们的帮助,帮助他(她)们走出暂时的困境吧,他(她)们将会终身感激于你。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