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妹子25岁,说她的生活被婆婆搅得一塌糊涂,婆婆的对老公近乎溺爱,对自己近乎苛刻,我一直忍让,她却得寸进尺,这样的家庭到底怎么了?你觉得我们的关系健康吗?有什么问题呢?
当我们谈到婆媳关系有多难的时候,一般是这样的画风:蛮横的婆婆,委屈的媳妇和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的儿子,等等,这个画面少了谁?公公去哪了?
在这样的家庭中,亲子关系成了家庭的核心,夫妻关系被忽视了。
如果一对夫妻在处理不了,两个人的冲突的时,把孩子带进来缓解冲突。例如:让孩子评评理,或将不敢对伴侣说的话私下里向孩子抱怨,希望获得孩子的认可或认同感等等。
都是将儿子邀请到夫妻冲突里面,这就是一个三角化的过程。简单的来说:就是本来需要从伴侣那里获得的理解,陪伴与支持变成了从孩子那里获得,那么父子关系或者母子关系,就会夹杂着对伴侣的要求,孩子会分不清自己与父母到底是什么关系,分不清自己的角色,在独立于分离上遇到困难。
有一个叫小夏的男孩,读书成绩非常优异,当他读大学的时候要离开家,可是当他离开他的母亲去到了学校时就不停的呕吐,去医院也没有查出任何的身体疾病,可就是只要一离开他的母亲去到学校,他就会不停的呕吐,最后只能休学在家,最后不得不去看心理医生,在心理医生细致的咨询之下,得出原来小夏的父母关系一直非常不好,他的父亲长期在外地打工,小夏在家和母亲相依为命,生活中小夏一直扮演着缺失的父亲的角色,给于母亲丈夫的陪伴与照顾,后来小夏的父亲意外去世。
由于小夏父亲角色的缺失,小夏长期弥补母亲丈夫的角色,小夏与母亲早已形成了共生关系,所以当小夏离开母亲去学校的时候,身体便产生了呕吐的现象,潜意识是不放心母亲一个人在家,给自己不离开的理由。
很多夫妻关系不好或长期分居,孩子代替了丈夫陪伴着自己。
婆媳关系看似婆媳,其实是2代人的夫妻关系与母子关系的体现。
下面说几点婆媳关系中的建议。
夫妻关系需要夫妻一起去面对,磕磕碰碰是学习的必然,真的要遇到问题自己无法解决,不妨寻找专业的家庭治疗师,父母或夫妻共同承担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分享成功,苦中作乐,婚姻是所有家庭关系中的第一个孩子,这个孩子照顾好了,会帮助你养育好之后的孩子。
年轻人要想帮助父母改善夫妻关系,并不是取代其中的某一方,或成为另一方的陪伴与拯救者,而是邀请他们面对他们之间的问题,要是真的不行,自己的发展比挽救父母的关系更为重要,因为只有你自己过好了,发展的好了,才能真正有力量面对生活,这也是父母最想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