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过得幸福还是不幸福?

今天有一个小伙伴找到我,他问了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他过得特别不幸福?那些过得幸福的人有什么诀窍吗?

那我就以我个人的生活经验来谈谈这个话题。

过得不幸福的人都有一个共性:焦虑。

而焦虑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他们一定都有一些习惯,例如:爱攀比,爱多管闲事。

爱攀比是因为虚荣心,而虚荣心会让他们非常辛苦,其实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的优秀跟富有,就算是世界首富也可能会被别人超越成为第二,第三,甚至破产,而优秀更难有一个准确的标准,完全看你如何去衡量了,所以当你总是想去与人攀比,你就永远觉得自己还不够“幸运”。

我不是说人就完全不该攀比,主要看攀比的性质是想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还是就是“看不惯别人比自己好”,因为虚荣心也有它的作用,它会让人变得更加努力,但是如果你一味的只知道攀比,而忘记自己的实际情况,那它不仅不会让你变得更好,而是会因攀比心而产生嫉妒,怨恨等等情绪,还很可能因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去做很多作奸犯科,损人利己的事。

有句话叫人心不足蛇吞象,所以人的贪婪是这世上最大的黑洞。

所以我们可以有虚荣心,可以攀比,但这个度一定要在合适的位置。

然后就是喜欢多管闲事,一个人能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就已经很好了,哪有那么多精力去管别人的闲事?重点是没人喜欢爱多管闲事的人。

那过得幸福的人同样会有一个共性知足常乐,不多管闲事。

当一个人踏踏实实做自己的时候,了解自己有几斤几两,然后每天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不去管别人的闲事,即使他能力平平,相貌平平,收入也平平,可他依旧可以活得自在满足,这跟一个人的金钱,长相,身材都没有关系,说白了,幸福就是一种自我感受,是一种豁达的心态,能把这点想明白的人必然过得幸福,活得自在。

关于那些别人的生活,跟你又有什么关系呢?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最后祝大家每个人都能活得:自在。

“乱伦关系”里的天花板

过往我做过很多乱伦关系的咨询,说真的,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见到过“一对”我觉得配得上“善终”的关系,包括其中已经生了一个孩子还准备生二胎的那“一对”,我承认他们之间是有爱情的,但算不上善终,更算不上“完美”,即使是真爱也算不上。

以前也有一对算相对比较好的了,因为儿子已经35岁,是个坚定的“不婚主义者”,据他现在的心态是会跟他妈妈过一辈子的,但是,他跟他妈并非是唯一的一对一关系,而是跟她妈妈的闺蜜以及闺蜜的儿子4人之间保持乱伦乱交的混乱关系,这在我眼里就不再是纯粹的“爱情”关系了,而更多的是性。

至于别的乱伦关系那基本都是性交易罢了,甚至纯粹的只是为了免费的获得性满足以及只是沉浸在性变态的快感里。

(有时候一个转身就是下辈子)

图片

但昨天我在网上看到了一对“假”母慈子孝的乱伦关系,他妈妈已经80岁了,他就整天开着房车带她妈妈到处玩耍,就只有他们娘俩……下面的评论里一篇赞扬之声,都觉得这位母亲真的是好命,生了一个这么孝顺的儿子……说得好像也没什么毛病,哈哈哈……

我:呵呵……

不要说我内心邪恶!!!

这个世上不存在一个男人不结婚,不谈恋爱,男女都没有,整天只跟老母亲腻歪在一起的,如果有,那必然只有一种可能,他们就是“一对”。

但是对于这样的天花板式的乱伦关系我同样表示尊重,因为他们是真的爱上了彼此,没有背叛,“从一而终”,真正的做到了不去伤害她人,不像那些去结婚生孩子的乱伦者,为了自己去伤害这那些无辜的人,一个人无论做了什么,只要真正没有去伤害别人,那都是可以被原谅的。

以前也有很多乱伦的人问我,我跟我妈有没有什么办法真的可以幸福的在一起一辈子,我说可以啊,只要你这辈子只爱你母亲一个人,而且不为任何借口去结婚,就跟你母亲二人世界一辈子,你们就可以获得你想要的幸福,活成一对不要孩子的丁克夫妻那样就可以了啊。

而这对不就是活成了我说的那样吗?

所以人是否幸福不在于他们是从什么关系开始,也不在于他们是什么性取向,只在于他们是否是真的只爱彼此。

关于那些想“自杀”的人

今天接到一个时时刻刻都想着如何才能“不痛苦离开的人”,这里的不痛苦当然是指:自杀。

我过往接待过很多这类想自杀的咨询者,他们一边觉得生活无比痛苦,一边有很怕疼怕痛苦,当然是指自杀的方式所产生的那些痛苦,可是一边又特别想死,所以就变成了天天想,但始终也没有付出行动,可内心又无比痛苦,因为遇到一点点事她们就会以“死”的形式逃避,然后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活不好死不了。

为啥呢?

因为她们的潜意识觉得反正都要死了,那就不用努力了,也用不着改变了,那结果能好?

图片

那我今天就以我个人的观点谈一谈自杀这件事,自杀到底对不对?可不可以?

因为大众一谈到自杀,好像立马就会:反对。

在大众眼里好像自杀就是一件不对的事情,总觉得没什么比命还重要,苟且也要偷生。

可我从来不会这么想,我觉得自杀不是不可以的,但要自杀前你要先弄清楚你自杀的目的是啥?

这一点很多人其实都不明白的。

在我这里自杀一般分4种情况:

第一种:病痛,例如癌症晚期,看不好了,人又非常痛苦,然后选择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

第二种:自己的生活并没有什么病痛,也说不上有什么悲惨,但就是觉得活着没意思,就想死,反正活着跟死了对自己好像没什么区别,死了起码不用起早贪黑去上班。

第三种:殉情(这是我的世界里最浪漫的事情没有之一)。

第四种:感到生活各种不如意,特别想改变这一切,可发现自己好像都做不到,然后想着死了算了。

那么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的自杀我都是能够接受的,那关于如何自杀不痛苦的方式其实也很简单,如果没有恐高的,跳楼肯定是首选,毕竟也就几十秒就能解决的问题,时间短安全高,而且死亡时人是丝毫感受不到痛疼的,而且选择15楼以上也不可能存在死不掉的尴尬意外,为啥说要15楼以上呢?正常8楼就能摔死了,但也有命大的,所以安全起见定在15楼,如果恐高的,那可以吃2盒安定,买一罐煤气,又或者烧一盆碳,当然一定要找一个你一个人住的地方,不然被人发现也是白折腾一回,还浪费公共资源。

那如果你是第四种,那完全没必要自杀,因为你只是不懂得处理事情的方法,那你完全可以求助专业人士帮忙,(当然那种想赚一个亿的你还是死了算了)那这种真的自杀死了,那真的死的有点冤了,这个世界上办法总比问题多。

那很多人可能要抨击我:你教人家自杀,你有没有想过他们的父母?

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们,那些想要自杀的人没有一个会有一个真正的好父母,孩子为啥宁愿选择自杀?说明她们向父母的求助是无效的,没有一个人的自杀是真的冲动,自杀前每一个都已经向身边的人“求助”过很多次了,既然如此,那又有什么好向他们交代的呢?毕竟命是自己的,这个主可以做。

那又有人要说那孩子怎么办?一个人连自己都挽救不了了,就算她活着她也挽救不了她的孩子,所以她的生死并不会让她的孩子变得更好,所以每次看到那种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自杀的,我都会给她们点一个赞,最起码她们这辈子在最后总算做了一件对的事情。

死亡从来就不可怕,物质守恒定律,死亡不过是改变了一个人存在的一种形态方式 ,能说明的也不过是做人的这一次比较失败,所以重头再摇一次骰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