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大家对如何“养孩子”更好出现了一个词:富养。
而有趣的是:第一次出现了重女轻男的现象。
因为大家一般都会把富养放在了养女儿的身上,就是:闺女要富养。
而追其原因大概就是:女孩子富养的好处就是长大后不容易被那仨瓜俩枣的“好处”给骗了。
而在经历中国的一段时间的独生子女政策里面,不仅仅是女孩富养了,男孩也同样被富养着,而富养其实不仅仅是指物质富养,还有精神富养,下面就看看这2种富养的区别与结果的差异吧。
首先:物质富养。
顾名思义就是:贵,多花钱,什么都尽量用最好的。
例如上最贵的幼儿园,最贵的学校,穿“最好的衣服”,吃“最好的食物”,玩“最贵的玩具”等。
被物质富养出来的孩子好处:眼界更加宽广,品味更好,不容易轻易被仨瓜俩枣的好处打动,这也是大家觉得女儿要富养的主要原因。
副作用:容易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觉得赚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的误导,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
其次:精神富养。
简单来说就是:夸奖。
夸奖本来是一句褒义词,但用在精神富养里面便不是了,因为精神富养里的夸奖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下面举例说明一下。
精神富养的父母会一味的夸奖孩子,永远都是:孩子你是最棒的。可实际并非如此。
无论孩子做得怎么样,结果都会夸奖他们是最棒的。
被精神富养出来的孩子好处:孩子会跟父母的关系特别亲密,孩子会比较“自信”,开朗。
副作用:孩子会很容易形成:自恋型人格。
并且在长大后很难接受别人对自己有否定的评价,不能清晰的认识自己,不能接受不喜欢自己的声音,很难经受挫折,而大家都知道,走进社会的残酷,哪有没有挫折的成年生活,没人会是你的第二个父母,因此这样的孩子长大会容易陷入自我欺骗中,也就是活在自己的想象里面,并且会觉得这个世界好“恶毒”。
另一方面就是陷入疯狂的自恋里。
例如:
别人对他的“不好”,他(她)都会理解成别人是在嫉妒他。
别人不接受他的追求他会理解成:别人的自卑,觉得自己配不上他(她)所以才拒绝的。
甚至别人不小心多看了他一眼,他(她)都会觉得别人是对他有意思。
孟非曾经说过一个“笑话”,说有一次他跟一个男孩一起坐电梯,结果一个女孩不小心踩到了他,他便对孟非说:这个女孩肯定是喜欢我。……哈哈哈
最后:那把富养孩子说得这么不堪,难道都要穷养才好?
当然不是,养孩子最好的方式应该是:给予一定的·物质条件就可以了,不要什么都遵循只选贵的原则。
而精神富养只有在孩子确实做得很好的时候给予肯定跟夸赞,但不该在明明做得不好的情况下也给予完全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夸赞,可以给予加油,例如:
今天做得虽然不是很好,但如果你肯努力,一定会越来越好。
虽然你不是做得最棒的,但也很不错的。
等等……
这样的评价会让孩子接受自己不是最棒的,并且也不会气馁或直接放弃,觉得自己只要努力就会有更好的未来,在未来得不到别人的夸赞跟肯定时,也不会过多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同时对自己的实际能力也能有比较清楚的认知,有句话说得好:人如果没有自知之明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与“精神富养法”完全相反的父母就是“打压养法”,这种父母在中国真的挺多的,例如我的父母,无论你做得多好也别想听到她的一句肯定与赞扬,永远都是一脸的嫌弃与不屑,永远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又多好,这2种极端下养大的孩子大多数都比较“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