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彻底结束前,基本都会经历这个过程

(儿时的老照片)

我今年27岁,是一个男生,公司普通职员,工资5000左右,昨天我女朋友忽然跟我说:分手。

我们在一起也有一年半了,刚开始在一起两三个月还是不错的,可是去年11月份她去考计算机二级,然后没考过,她的焦虑症就犯了,后面我跟她说话,她总会骂我,然后我也只能尽量不去找她。

这段时间肺炎,大家都在家里,她开得焦虑症的药不多,所以情绪总是很容易沮丧,总说一些很丧气的话,我为了顺着她,就叫她别着急,说那后面的一年我都不去找她了,让她忙她的我忙我的,还跟她说我加工资了,可是她很不高兴,还非要说我的存在就是对她的影响,我老找她严重影响到了她的学习,要是后面考研考不上,以后找工作就没办法从学校被招走了,所以一定要跟我分手。

可是我就是不明白了,她为什么就忽然非要跟我分手呢?

答:首先,要判断对方说的分手,是真分手还是假性分手?

1、真分手:是指以分手为目的。

2、假分手是以分数为手段,然后希望你能为此有所改变。

然后再来分析你女朋友为什么要跟你分手的真正原因

第一:你女朋友缺药

当你知道你女朋友焦虑症的药物不够时,你做了什么?

你什么也没做不说,你还尽量“不去找她”,这是什么?这是放弃啊。

最可气的是你还告诉对方你涨工资了。

你女朋友听了这句话估计心里在想:你涨工资了管我什么事?你也没给我转钱。

这个时候你正确的做法是:想办法给你女朋友买点药,买不到可以发个朋友圈看身边有没有人有可以给你提供一点,如果都没有,最起码你女朋友看到了你在为她的事情努力了,最后最起码可以给你女朋友发个红包,你要说你没钱,卡里有600是不是就可以发个520了?如果你确实没钱,那就跟对方透明你的经济情况,如果别人说什么你G不到点上,忙也啥都帮不上,经济上也一毛不拔,那对方要你何用?你总得有点作用吧。

看看别人正确聊天的范本

第二:当你女朋友担心未来时

当你女朋友跟你说,万一考不上找不到工作时,你做了什么?

你说后面一年你不去找她,你忙你的,她忙她的。

请问:这是人家女孩子要的答案吗?这是心寒了。

正确做法是:哪怕你说一句:不用怕,有我呢,就算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我养你啊,最起码对方听了会比较开心吧,觉得你是可以依靠的。

很多人觉得女人好像天生比较物质,不能同甘共苦。

严格来说,女人比男人更加能够同甘共苦,例如生活里那些贫穷后来发家致富家庭,基本都是男人抛妻弃子搞小三的,女人从来不怕吃苦,女人是最容易被爱情俘虏的,女人最怕的是心寒。

是什么阻碍了你变得:厉害

我们今天主要来说说为什么有人爱学习,有人不爱学习呢?

不爱学习的人,其实是因为我们都害怕承认一件事就是自己笨。

(我最崇拜的就是牛逼的人,可是我又很懒,还有一点笨,所以我也会经常逃避自己笨的这件事实)

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学不会或学不好,或学得比别人差,我们的内心就必定会产生挫败感,那就是:我怎么这么笨的事实,所以我们会有意识的逃避学习新东西,因为如果不学,那就不会出现:学不会,学不好,比别人差的结果。

然后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越不学习人就越笨,越笨我们就越“不敢”学习。

不爱学习的现象最普片的会出现在老年人身上,由于记忆力的减退,他们学习的能力会降低,特别是看到教他们的人表示出不耐烦的时候,他们会更容易出现“自己笨”的挫败感,也因此他们更加不爱学习,我们通常称之为:固执。其实只是他们很不愿意面对自己的退化跟承认自己“笨”。

爱学习的人,我们必须承认,这群人一般都比较聪明,他们总是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优越感跟自信。

然后就成了一个良性循环,通过不断学习,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

出柜跟不出柜那个更加艰难?

(第一次尝试画立体画,嘿嘿,有点阔爱啊)

说到同性恋群体,那就永远离不开一个话题:出柜。

出柜,汉语词汇,拼音是chū guì,意思是指公开性取向、性别认同,是指同性恋者和双性恋者公开性取向,以及跨性别者当众公开自己的性别认同。出自橱柜里的骷髅。

中文名

出柜

外文名

come out of the closet

拼音

chū guì

含义

指公开性取向、性别认同

出处

“橱柜里的骷髅”,意思为“家丑”

在出柜与未出柜之间也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围成故事”。

不出柜的面对出柜的一般都会出现2种情绪:羡慕跟佩服出柜人群的勇气。

出柜的面对不出柜的一般也会出现2种情绪:作孽跟佩服不出柜的抗压力。

不出柜的那群人不是不想出柜,而是没勇气出柜,毕竟出柜就等于与“整个传统世界”宣战,会面对太多挑战与资源剥夺,自己已经拥有的很可能都在瞬间化0,还有最让她们害怕的是来自父母的威胁与怒火,她们(他们)确实没有勇气面对这样的未来,所以最后他们选择做一个“正常人”,结婚生子,偷偷摸摸,虽然自己爱情狼狈不堪,但自己的生活看起来还是相对平静而美好的。

出柜的那群人,其实是最“懒惰”的一群人,她们厌恶说谎跟欺骗,不愿意委屈自己跟爱情,对自己的感受十分看重,不能忍受将自己的爱人藏起来,在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伤心,她们“自私”的选择了让父母伤心,因为她们(他们)的内心始终相信,真正的孝顺是自己过得幸福,也许她们的爱情并没有那么圆满,可他们活的痛快,所以为了那些不愿意跟想要的痛快,她们不顾一切,忍受一切,抛弃一切,征服一切,而这个过程其实往往也就那么几年时间,有些运气好的,也就几个月,可一旦熬过这段时间,她们未来的几十年生活将迎来阳光明媚。

你如果让一个出柜的人去承受一个不出柜的人的生活“压力”,跟自己根本不爱的人上床,生娃,生活,她们(他们)是根本忍受不了的,别说几年,几十年,估计3天都忍受不了。​

三毛死后,她的父亲写到:人的一生不在乎有多长,往往它的宽度更为重要,山毛她是一个真正活过的人。

对于出柜的同性恋人群来说,她们可能需要依靠自己的更多,当然指的往往是经济方面,同性恋群体一般很少能得到父母经济方面的支持。

一般异性恋人群结婚的时候,房子,车子,票子都是一次性到位的,但这些出柜人群基本都是0,需要靠自己一砖一瓦的积攒,毕竟父母能给他们正大光明的带伴侣回家,他们已经很感恩了,哪里还会有更多的奢望,这也许就是另一种“守恒定律”吧,你想到的什么就要付出什么。

反正我觉得不出柜的其实比出柜的生活更加艰难。

说谎癖是怎么回事?

(黄轩黄轩我爱你)

说谎癖:就是指控制不住的喜欢撒谎。

美国的心理学家罗伯特费尔德曼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带着隐形的摄像机去观察人们的日常交谈,结果发现每个人每天至少要说三个谎以上,说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太常见了,甚至心理学家们发现,孩子大概三岁左右就会开始有意识的撒谎了。

但一般情况下,我们撒谎都是有一定目的。

比如所谓的善意的谎言,孩子考试没考好,但你也不想打击他,于是夸他考的不错,又或者是为了避免惩罚,明明是因为赖床,才迟到了,却撒谎说是为了帮助别人做好事,所以才迟到了,又或者是为了获得某种利益而去撒谎的,这件事情其实是大家一块去做的,你却说成是你一个人完成的,把功劳都揽到自己身上。

这些谎言有的是为了避免伤害了别人,有的是为了让自己避免麻烦,有的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优秀,总而言之都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

​(要不要这么狠?

可是有一种人撒谎,他们不是为了以上的任何一种原因,就是喜欢并且习惯性的撒谎。

我认识一个姓王的先生,王先生就经常无缘无故的欺骗他人,有时候甚至他自己都意识不到自己又撒谎了。

下面就举两个他说谎的例子吧

有一次我们群里有一个人再问,有没有人去韩国旅行过,他想参考一下旅行攻略,然后王先生马上就跳出来说,我去过好多次,并且还很积极的告诉他,应该准备那些东西,要注意哪些细节等等,但是这时候群里另一个人跑去拆穿他,说他根本没有去过韩国,那些所谓攻略估计是他自己刚去网上现找的,王先生一开始很气愤的反驳他,但最后却随着说得越多,越不能自圆其说了,这时候大家都明白王先生是在说谎了。

还有一次是我们在进行朋友聚餐的时候他接了个电话,他很自然的跟电话那头的人说:自己在外地出差正在开会不方便,后来我们就问他,你为什么不直接说自己在参朋友聚餐呢?这也没什么不能说的啊,用得着撒谎吗?

他说自己当时根本没想那么多,自己也不知怎么了,出差开会这句话就脱口而出了,这其实就是说谎癖的一种表现,他跟人对话时会习惯性的说谎,有时候到底为什么撒谎,他自己也不知道,反正就是下意识的这样做了。

(那狗估计会被人吃掉)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说谎是一种出于自我保护的无意识行为。

那些说谎成瘾的人,他们是对周围环境和周围的人总是有一种焦虑和不安全感,撒谎就成了他们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他们给自己构造一个假象作为面具,这样会让他们觉得有安全感,这种人虽然比较少,但确实存在。

之前就有关于张柏芝说谎成瘾事,而且还一度上了微博热搜,她就说过很多谎话。

​例如:

她说自己从小到大都没有吃过肉,可实际上她吃肉的视频和照片随便都能找到的,她还说过自己曾经连续十几个小时都在吊威亚,可实际上那个人根本不是她,又说自己一个单亲妈妈要照顾三个孩子很辛苦的,可事实却是她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喜欢吃什么。

这些谎言真的是一下就能被拆穿的,而她之所以会说这些话,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她有这样的心理需求,她想让大家觉得她是一个很特殊的,敬业的,甚至是伟大的。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撒谎已经成了习惯了,自己已经意识不到自己在撒谎了,这种习惯也是非常可怕,就好比一个习惯用右手写字,每次写字自然而然的就会抬起右手,而根本不会去想为什么我是用右手写字,这么做对不对?撒谎成为习惯的人,也会出现这样的自动性行为,那些话根本就没有在大脑里思考过,甚至完全没有过大脑就直接就说出来了。

当然说谎癖也是可以治疗的,但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纠正的过程,今天主要是跟大家分析,为什么有的人会说谎成瘾。

到底有没有“纯粹”的爱情?

今天跟我一个朋友聊到了一个话题:到底有没有纯粹的“爱情”?

我这位朋友的爱情观就算要:纯粹

因为他最近开始有点迷茫了,转眼40岁的他还是一条单身狗,其主要原因就是来源于他的“纯粹的爱情观”,他觉得爱情不应该跟工作啊,金钱啊,家庭啊,世俗啊等等有关,应该就是一种单纯而简单的喜欢,可现实里好像大家对找对象都有了很多的标准,这让他开始迷茫,好像别人也没错,可也因为大家都没有错,所以他找媳妇这件事情才变得异常艰难。

我就问他:那你觉得到底什么样的爱情才算纯粹呢?这肯定也是有一些具体标准的嘛。

例如:只是彼此单纯的喜欢,不用刻意讨好或关心对方,不需要在节日里想着送对方礼物或红包,彼此经济,家庭关系,都完全独立,总之除了爱之外不需要任何的付出?那这是不是就算完全的纯粹了呢?

可我怎么看都觉得这不太像爱情,起码不像要成为终身伴侣的爱情,到更像知己或好朋友,只要聊得来别的一切都不在乎,但却可以“馋她的身子”,不对,好像还符合2种关系。

第一种:初恋

那时候真心除了爱情别的完全不考虑,可这也是有先决条件的啊,就是你们都足够年轻,完全不用考虑未来,挥霍那极致的甜蜜就好。

第二:情人关系

情人分为2种。

第一种是花钱的不需要爱情的情人。

第二种纯粹的喜欢,别的啥都不图,不管,有空的时候见见,想念的时候YY,不开心的时候哄哄,单纯的爱着对方。

(我的梦中情人)

典型的例子就是为林徽因终身不娶的情人金岳霖,而且搬到她家隔壁,(我好羡慕林徽因啊,要是黄轩能住我家隔壁该多好,羞涩中……),我相信那种爱情是纯粹而美好的,太美好的人是不能一起生活的,因为生活太庸俗,会破坏爱情的美好,也许就是因为那些爱而求不得的爱情才创造了那么多感人的传说。

最终,丫也没说出来个所以然来,也许他心理有自己的标准,不过不好意思说出来吧。

最后他说到,他之所以会如此“不甘心”放弃那份纯粹的爱情,跟他曾经拥有过的一个人有关,可能太过美好了吧。

可他却忘记了一件事情,为啥那个人会离开他?是否跟他的纯粹有关呢?不然那么美好,也什么都不求,那为何还要离开?

反正我必须承认,我是一个俗人,我需要有表达的爱,不仅仅是嘴上说说,而且我也做不到不顾一切,除非我身边没有人,不然我是无法为了自己心里的爱情而伤害爱我的人,那样我会良心不安的,总之我是无法抛弃一个没有过错而爱着我的人,除非黄轩来追求我,哈哈哈。

为什么很简单的谎言总有那么多人相信?

这次疫情的官方网站里面有一个板块就是专门辟谣的,点击进去后你会发现有些谣言太不可思议了,简直让人理解不了,这样的瞎说也会有人相信?可事实是真的有很多人信啊,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信的那些人真的都是没文化的文盲吗?

答案肯定是:NO.

这里面就要说到人的从众心理了,很多人一看到一群人围观后,自己就会自动放弃思考,然后选择已近存在的一方言论。

举个栗子啊

我老公一直关注的一个公众号大V,回家过年了,据大V自己说:

自己老家是安徽一个18线巨偏僻巨偏僻的乡下的,因为疫情他已经20天没有洗澡了,他家原来的房子拆迁了,分的房子还没有下来,现在一家7口暂时居住在一个租的100多平米的房子里面,房子里别说浴霸了,连热水器都没有,所以回家一直都没有洗澡。

由于上一次我老公跟我说他时,我都没“搭理”。

半个月前那个所谓的大V发了一条公众号说:“因为疫情,自己已经5天没有洗澡,4天没有洗头,3天没有洗脸了。”

我就纳闷了,疫情跟洗脸有什么关系?这只能说他是一个邋遢至极的人而已,不要甩锅个疫情中不中?

所以这一次当我老公再一次津津有味的跟我说那个大V的时候,我“爆发”了。

首先:

我就问我老公:你告诉我什么样的房子才会被拆迁?

老公说城市边上吧。

对啊,城市边上,如果真如那个什么大V说的,他老家是安徽一个18线巨偏僻巨偏僻的乡下,怎么可能会被拆迁到?

其次:

大家都知道,拆迁后都是有很多钱钱补贴的,包括后期租房也都是有补贴的,他们家7口人补贴房租都不老少了吧,那为啥只租了一个100多平米的毛坯房?而且连一个几百块的热水器都舍不得装?这家的孩子都是什么鬼?这说明什么问题?

最后:

就算他说的都是真的,他都混成公众号大V了,收入那么高了,他就不能出个几百块给他父母装个热水器?

拆迁房哪个过渡不是好几年?自己过年还回家住几天吧,对于这种自私的儿子,我都想给他几个大嘴巴子,除了在外面吹吹牛逼他还能干点啥?这种人的公众号都不应该关注,渣渣!(别告诉我热水器要几千块啊,我家的就是美的680的,非常好用。)

看到没,原本完全经不起辨别的谎言,我那个本科学历的老公尽然完全没有觉察,因为他只看到好多人跟在大V后面瞎哔哔,所以他也跟着哔哔。

可能是我的职业毛病吧,看到什么问题总是条件反射式的分析真假,一不小心就丢失了那颗从众的心。

小时候缺爱的人,如何走出情感的荒野

我今年25岁,三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后来父亲经人介绍又结婚了,所以,我便和爷爷奶奶一起在乡下生活,算是一个标准的留守儿童吧,虽然后来父亲又离婚了,可又经人介绍,他又结婚了,可是最终他还是离婚了,可我依旧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我和父亲很少见面,大概每年能见上面的时间,也就一个礼拜吧,最多的时候也不会超过两个礼拜。

父亲和爷爷奶奶对我也没有过什么苛责,也没有过家暴,经济上也还可以,我读上了就给我交学费,总的来说,看上去好像一切都没有什么问题。

可是现在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我别人,对我的爷爷奶奶,对我的父亲,好像都没什么感觉,例如过生日的时候,我给他们买礼物,也只是需要给他们买,而并不是我真的想给他们买,我也没有一个好朋友。

如果说是我对父亲没有什么感情,也可以理解,可是我一直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可我对爷爷奶奶一样也没有什么感觉,没有什么感恩,没有什么不舍,就像我在外地工作,也没有过对他们有任何的想念。

我觉得自己好像就是一个很麻木的人吧,可是,我并不想成为这样一个麻木的人,我想改变,只是我不知道该如何改变,我也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答:很明显,你今天的情况源于儿时缺爱而导致于的,使得自己的内心世界变得很自闭,并非是说你这个人很自闭,但是在你的情感世界里,你是属于自闭的那种,这种自闭就像一道保护你不受伤害的防火墙,同时也让你感受不到爱。

“因为我没有感觉,所以我再也不会受到伤害”

现在的你就像一个人站在荒野里,并且也意识到只有自己站在荒野里的事实,其实你的内心还是想呼唤爱的。

那么你现在如果想改变的话,有两种方法。

第1种:走向你的父亲,修补缺失的亲情

因为你和他之间的交流实在太少了,而以你现在的个人“情况”跟爷爷奶奶应该有很多话题跟感受是很难沟通,甚至他们根本理解不了,所以你可能只能跟你的父亲能比较顺畅一点的沟通。

你们可以坐下来,你可以问一问,母亲当初离开时,他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后两任妻子的离婚,他又有着怎么样的心理历程呢?

再聊一聊你这些年又有什么样的心理感受。

第二种:去谈一场恋爱吧

如果跟父亲沟通对于你来说有点太难了,那就去谈场恋爱吧,这个简单。

因为你可能还没有真正体验过被爱到底是什么感觉,也许去恋爱了,可以让你的心灵得到一些滋养,有可能你需要先感受到被爱,然后才能学会去爱一个人。

最后,无论你去寻找一段亲密关系,还是走向你的父亲,你终究需要离开这片孤寂有干涸的荒原,去一片水草丰美的地方,也许你始终无法离开,但我希望你可以。

2020工作的第一天

2020爱你爱你,这应该是我所经历中最为漫长的一个年假了,不仅漫长而且居家,你可以理直气壮的做个死肥仔了,妈妈再也没有理由把你赶出家门,对于很多单身狗来说还躲过了七大姑八大姨的各种“审讯”,对于那些往年总嫌时间太少,没时间陪陪家人的人,如果你还活着,这其实算得上是一个“好年”。

对于  “生。死”

2020,你还活着,那么你是一个幸运儿,因为在经历过:非典,雪灾,地震,肺炎,而你依旧活着,那么你还能说自己不属于幸运嘛?既然如此幸运,那就好好活着吧,就算不为别的,单凭珍惜这份幸运吧。

好好活着:因为你的老板需要你,你的债主需要你,你的孩子需要你,你的父母需要你,你的爱人需要你,你的宠物需要你,你的美食需要你,还有你的小三也需要你……看看,原来你是如此重要,不是嘛?

2020,对于那些离去的过客,他们其实是“幸福”的一群人,因为活着的人永远比死去的人更加艰难!!!对于死去的人需要做得只是闭上眼睛,当然或许还有他们心头的一丝不舍,可放下的会更多,他们再也不用为房子是否上涨,车子是否要换,孩子读书成绩,父母身体状态,爱人是否背叛,工作是否不保,身材是否发福,皱纹是否增加等等,等等,这尘世间的纷乱,那些好的坏的都从此一笔勾销,放下也是另一种幸福。

我一直很认可一种“神逻辑”,来人间本就是历劫的,劫完了,也就是离开的时候了,如果一个人面对离开这个世界,或者面对那些离开的亲人和朋友时,如果从这种角度解读生死,那么悲伤自然就变得淡薄了许多。就像基督教徒面对死亡的时候,就不会有哭丧的场面,因为他们相信那是去了天堂。

2020我还活着,所以我又要再一次开始干活了(内心好期待退休的日子)。

2020我要做一个努力的螺丝钉(内心:我不想努力啊)。

当2020的小皮鞭抽打在我那个想要偷懒的腚上(驾,驾,驾……我流下了心酸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