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从小就知道这个道理,并且常常以此安慰人,虽然效果没怎么见到过,因为这真是一句废话的真理,但是细细品位起来的时候,却有另外一番滋味,真的用起来的时候,却有另外一种美感。
因为我们常常看到一个人的缺点的时候就看不到他的优点,或者看到他的缺点的时候就会把他全部否定掉。
我遇到过一个刚毕业大学生,那会儿曾经有一个奇葩老板,出奇的强势和抠门,他会想尽各种理由克扣工资,并冠以为你好,帮助你认识到自己错误的理由,员工们纷纷难以接受这种莫名的压榨而纷纷离去,他也在痛苦中忍辱负重,到只剩下几个员工的时候,他的老板不仅不反思,而且更变本加厉到他都不知道什么原因被克扣掉几百块工资,同事们都抱怨和愤恨中离开,他们说,作为老板,不该对钱过于计较,这会把公司做死。
他说:
他们都对了,公司被收购了,我也离开了,但我没有怨他,反而很感激他教会了我很多,到现在,估计我是唯一一个依然和他保持往来,而且关系很亲密的员工,现在我们是相互依赖的朋友。
后来我反思那段过程的时候,我想是什么让我撑下来的,除了极度的忍受外,我发现其实我虽然不懂,却做到了很多,那时候我还是个毛孩子,没有家庭负担,又渴望着学习,本身就没钱,对钱也没那么在意,相反老板身上有很多我喜欢的东西,他在专业领域的造诣是我10年都无法超越的,他掌握着大量的专业人脉及资源,我讨厌他的时候又羡慕他,我忍气吞声的不计较工资,所以他愿意把很多活交给我,我掌握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认识的他的朋友也越来越多,我在专业领域里成长也更快,两年后,我依然没有存款,却有了一定的造诣,那些专业累积让我在第三年开始换来大量的钱。
再后来我很感谢他,在我刚到北京的时候他收留了我,虽然他是因为我能接受低薪而收留的我,但我依然感谢他给我开了那个门,再后来我更感谢他的是,正是因为他和员工搞得关系那么差,才让我有机会靠近他,得到了那么多,我假设了下,假如所有员工都和他关系很好,那我一个刚入世的毛头小孩凭什么得到那么多呢?
我还有过一个奇葩同事,并且当过我一段时间领导,那是一个留法的女博士,十分矫情和做作,刚到我们单位任职就高傲无比,不把我们老员工放眼里,记得有次因为某个员工穿牛仔裤上班,就被她罚了100块,硬把那个人给气辞职了。
自然她这种骄傲的管理没有人服气,我也很讨厌她这点,却欣赏她的才华,她虽然骄傲,但却懂得多,在法国留学的那6年,她耳濡目染了太多优雅,让我一个邋遢的乡巴佬相形见绌,后来她被我们逼走了,和包括老板的所有人都带着敌意的离去,除了我。
后来我学了心理学,我知道了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这些是人的特点而不是人的全部。
(刚起床的你和画上眼线的你)
当年,我的同事们因为老板对于工资的无理克扣而否定了这个人,因为法国博士的目中无人而排挤了她,这些都是因为一个人的缺点而否定了他们整个人,因为看到了一个人的缺点而忽略了他们的优点,否定了这个人的代价就是两个人的关系也结束了,忽略了优点的代价就是失去了向他学习和索取的机会。
后来我听说了很多朋友有多讨厌一个人的故事,更感慨万千。
朋友说:这种人,我不屑于和他来往,不屑于从他那里得到什么,或者说:这种人渣,没有什么优点可言,有能力又怎么样,人品差我依然不屑。
那是我们失去了发现美的眼睛,被心中的仇恨和怒火蒙蔽了双眼,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什么绝对的恶人,就是恶贯满盈的人都会慈悲的一面和出众的一面,而我们看到哪部分,就会放大哪部分,如果我们期待着他人只能呈现我们认为美的一面,那么我们无疑在塑造一个人际乌托邦,将交际压榨到越来越小。
再说一件去年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有一个房客租了我的房子,本来说好要租一年的,结果住了3个月(房子是3个月一付)就跑了,水电费什么得也都没交,本来我挺气愤的,觉得这个人真是低劣,毫无诚信,总之印象极差,可当我回到房子里的时候,发现他把我房间里一张极少用的真皮太空椅搬到了客厅,我忽然发现躺在这张椅子上看电视或睡觉实在太……舒……服……了,因为椅子打开就正好是一张床的长度,可以调节各种角度,无论想怎么躺都可以,一下子我便对那个租客心生感激,如果不是他,我可能永远都不会在客厅沙发边放这张椅子。
选择二:欣赏他,学习他,感激他
我有些相信上帝是公平的,为你关了一扇窗就必然为你打开了一扇门,如果他在某个方面很差,这意味着他在另外一个方面很优秀,我们要欣赏他的好,然后学习他的好,两千年前孔子喊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时候估计他也是这个意思吧,并不是所有方面都比我们好的人才可以带给我们成长,同时,发现他好的方面就在训练我们发现美的眼睛,并且训练我们客观看待一个人,区分他的好与坏,这不应该感激他吗?
还应该感激的则是他的缺点,正是他的这些缺点,让别人受不了他,给你提供了一个你们亲近的机会,因为假如你不因此而排挤他,那么你就是他不多的朋友之一,他有更多的资源就会提供给你,不要小瞧一个人,他随时可能爆发出你所未曾见过的一面,即使难以强求自己亲近他,至少你可以不必排斥他,同时表达出你的欣赏,这对他来说可能已经很多了。
选择三:成长自己
如果你发现依然受不了他,你可以去问自己两个问题:是不是所有人都认为他有这个缺点?是不是所有人都受不了他的这个缺点?
答案显而易见:不是,不然他不可能活到现在。
那为什么我们会因为他的缺点而痛苦?
我们所排斥的,其实是我们自己,那是我们不能接纳的自己,也是自己很痛的一部分,如果愿意去看到这部分,就是一个成长。
(这是一场家庭形式的军事演习,姐夫瑟瑟发抖中)
你怎么受不了一个人对你,那是恰恰是你那么对了他,或者他触动了你的情结,所以你才会看到这一部分。
你讨厌别人在背后嘀咕你,不正是你在背后嘀咕别人的嘀咕吗?
你渴望尊重而讨厌虚伪,当你讨厌的时候不恰恰是没有尊重吗?
你讨厌盛气凌人,何尝不是你想压过他去?
我们可以有原则,却不必把自己的原则同样要求别人去遵守,当我们在要求别人的时候,恰恰是自己的一种匮乏而计较。
所以你可以追问:
我为什么会计较?
他触动到了我的什么?
激发了我的什么?
我在坚持着什么想去要求和控制他?
当然你依然可以选择最初的选择一,继续计较,盯着他人的缺点不放,坚持认为是他的问题,然后让自己愤怒无助,或借以鄙视而让自己高高在上,这样也很好,你就可以把问题推给他,并成功地把责任推出去,让他人改变来为你的感受负责。你可以很好地继续当——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