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学习差的人,如今都混的比你好?

 

周星驰

当年学习差的人,如今都混的比你好?
这是现实还是错觉?

生活中常听到一些话叫:谁谁没上过大学,如今却赚了多少多少钱?
手下的员工全是硕士博士。
当年你那么努力学习,读书如今还不如那些学习差的混的好。
也有媒体报道过,什么北大清华的毕业了还出来卖猪肉。
甚至觉得大学这个词儿都有些略带讽刺。

这些话偶尔听听还行,但是听多了难免会让人觉得不舒服。
有时候甚至连自己都开始怀疑惆怅,想一想当年那些学习差的人,如今确实好像都比自己混得好。

这真是真实情况吗?

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这是错觉。那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错觉呢?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所谓的:幸存偏差。

幸存偏差是一种逻辑上的常见错误。
指的是人们总是只能看见那些通过筛选而存留下来的。
而遗漏了筛选的过程,掉那些被塞选的关键信息。

菩提花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只来源于幸存者时,
那么此信息必定会存在幸存者偏差。
这就可以解释平时生活中遇到的那些什么成功者学。

为什么班上不读书的那些学习差的都挣了大钱?
因为不读书,学习差,还很穷的同学。
都不显眼,因为大多数人都不会去关注他们。
而学习差,赚大钱的人才会获人们的关注。

为什么那些官二代富二代都很坏,还那么飞扬跋扈。
因为品德谦逊的富二代,官二代,都不会犯事。
不会搞出什么大新闻,更不会被媒体批判一番。

所以我们根本看不到他们。

我们看到的都是那些搞出大新闻。
被批判的富二代或官二代。

同性恋

就像我们说到同性恋,很多人都会有一种感叹,好看的男人都做了gay,好看的女人都做了拉,实际是这样吗?当然不是,因为那些长得不好看的gay和不好看的拉,大家根本不会去注意他们。

而有勇气公布自己是gay的或者是拉的,都一定不会是那种唯唯诺诺的人。
这样的人通常都更注意自己的外表。

总结一下,人们之所以会有幸存偏差,是因为人们只看到赛选的结果,却没有看到塞选的过程,忽略掉那些塞选的关键信息从而产生的认知偏差。

所以,当我们下次再听到那些一叶障目的信息时,不妨一笑置之。

社会上可能确实有一些不公平的事情。
但总体上依然是相对平等的。

我们没必要因为一些小概率的事情,就否定了当初的努力。
更不必在比较中对自己产生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