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是如何养成的?

美女

如果我问:人的性别是天生的吗?

我想很多人一定会毫不犹豫回答:是。

但我的回答却是:NO.

人的性别并非是天生的,而恰恰是后天养成的。

首先我们要明白关于性别是有3种概念的:社会性别,心理性别,生殖性别。

而我们今天说的性别是指人的心理性别。

当我们说到男人该是怎样的?大家第一概念就是:有担当,要赚钱,要努力,要有责任心,总之就是和强大有关的形容词,这就叫男人。甚至有一种特别会干活的女性,也往往被戏称为:女汉子,因大家都会自然的觉得女人就不该如此“强大”。

女汉子

而一说到女人该是怎样的?大家第一概念想到的就是:温柔,性格好,漂亮,相夫教子,总之更多的都是一些柔弱的辅助性的形容词。

那这些形容词又是如何慢慢深入人心的呢?大家都知道,人在3岁之前其实是没有性别意识的,我们看到的性别只是性器官不同的性别定义,而孩子自己的心里是没有男女界限的,也就是说一个女娃娃,如果按男人的方式去抚养她,她就能拥有一颗男子汉的心胸,像男子汉一样强大,坚强,像一个男人一样去生活。

如果一个男孩子,我们按女孩子的方式去抚养他,那么长大以后这个男性也会缺少阳刚之气,做事扭捏,行为柔和,就像大家经常笑话某个男人很娘炮,那这娘炮就是给人一种柔弱感,而这种柔弱感是违背了他自身男性性别的特征的,这就证明性别其实是养成的,那这个养成性别的过程又是怎么样的呢?

娘炮

随着三岁以后孩子逐渐有了理解能力之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的父母及周围的人,都会不停的向她暗示和疏导,你是一个女孩子,你应该如何?你应该像什么样子?比如说小女孩淘气,大家就会说你是个女孩子,你不能像个小男孩那样淘气,不能打架,会给她们梳辫子,还给她买花裙子,告诉她们要乖乖的,要美美的,还会给女孩子买很多洋娃娃等等安静可爱的玩具。

如果是男孩淘气,大家就会觉得很正常啊,男孩子嘛就是这样,没有人会去压制他的这种淘气、顽皮、刚烈的天性,也就是说他的这种开阔的天性被得到支持,甚至有些家长还会去鼓励小男孩儿和别人打架,不断的告诉他们要勇敢,要像个男子汉,随着这种抚养方式,他就会长得越来越偏向男子汉。

所以呢,随着这种两极的偏差,女孩子就越来越乖,慢慢养成了大家心里面认为女孩子该有的样子,而男孩子也长成了大家心目中认为的男孩子的样子。

女孩子伴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大姨妈的那种疼痛感,不舒服,弄脏的衣服跟被单甚至让她们厌恶自己性别,而这些厌恶的东西都是为了将来生孩子,这让她们感受到女性原来是这么麻烦,然后家长也会不停的跟她们说,你要怎么怎么样,你长大了要嫁一个什么样的男生,女生最重要的是什么?什么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等,包括女生的学习成绩大人也不会像对待男生那样看重,总觉得女孩子嘛,差不多就可以了,以后找个好男人嫁了就万事大吉了。

总之将女生的将来规划成一个:依附于男人的这么一个个体,而不是让她学习如果去独立去创造一个自己的天地,这些养成大范围的纵容了女孩子的惰性,诱导着她们成为一个依附于男人就可以拥有一切美好未来的假象,让她们在这种假象里麻痹自己,从而花去更多的时间在恋爱或穿着打扮上,因为依附于男人需要的是取悦,所以她们将大多数精力花在修炼取悦他人的技能上。

美女

而男孩子就不一样了,大人们会不停的重复,他们必须依靠自己,修炼生存技能,将来才能有老婆……等等。

在说说女孩子就业情况,工资能拿到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更多女性在考虑职业规划是,首先考虑到的是优秀的男人更喜欢选那些职业的女性为伴侣,比如老师,护士,幼师,这些职业工资都很低,但是相对稳定,更多的时间可以照顾到家人或未来养孩子的便捷,所以女性工资普片比男性要低的原因,男人很多根本就不会去干这些啊。

又好比有些女性刚毕业时野心勃勃,可在职场上混了几年之后,发现也没混出什么多大的成就出来,再一看和自己同年的那些女生,读书也不怎么样,也没怎么努力工作,但是因为嫁了一个有钱的老公,所以过上了看似很好的生活,这也会让这一部分本来想靠自己能力去生活的女性也觉得……哎,算了,我这么努力好像也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最后呢也就回归了大多数女生的“正途”,过上去找一个男人去依附于男人的生活,再到婚后加上生儿育女,所以女性的精力基本都被家庭分散了。

而男性则完全不同,男性就算是结了婚,他能花在家庭上的精力也实在少的可怜,不然现在怎么有“丧偶式婚姻”这么个词呢!肩抗经济大旗的男人们更加奠定了自己在家庭跟社会的地方,大家都不得不承认,经济决定话语权,所以看似女性地位很好的今天,女性其实依旧是弱势群体。